如何閱讀科幻小說

聯經此次推出十九、二十世紀的經典科幻小說,涵蓋當今很多科幻小說的主題。閱讀這些科幻小說,除了故事的驚奇轉折與想像空間之外,對於文字的掌握可以參考書後的導讀,將一些精彩的用詞與句型標出,提升自己的英文文字閱讀能力,此外,在閱讀這科幻小說中不可忽視的能力:

1. 將文字換成場景想像的能力:
He staggered from his bed and, pulling the curtains back from the window, he saw, instead of his own inflection in the moonlight, the face of Edward Hyde glaring back at him from the glass, smiling at him. (他蹣跚地從床上爬起,把窗戶上的窗簾拉開。他看到,不是自己在月光下的倒影,而是海德的臉,從玻璃窗上看著他,對他微笑。)
(引自《化身博士》)
此處文字的敘述非常傳神,如何將這些文字化成視覺的影響,進而產生一種驚恐的效果,這種閱讀能力的培養,在科幻或驚悚小說閱讀中,非常重要。在這一段敘述中,Dr. Jekyll 如何半夜中起身,將窗簾拉開,看到自己映在玻璃不同的臉,我們在閱讀中要去想像,要去將此情景建立在我們的腦中,那種臨場的感覺,那種能勾畫出視覺影像能力,對腦子的空間構圖訓練是非常重要的。

2. 掌握故事敘述的能力:
I told you about the time machine last week and just this morning I began my journey. I entered my laboratory and seated myself upon the time machine. I took the starting lever in one hand and the stopping lever in the other, and pressed the first【閱讀全文】

 
 
化身博士
導讀-科幻系列:「驚奇」與「恐慌」的雙重閱讀
人物介紹
化身博士
後記
讀後賞析
中文翻譯
英文延伸閱讀
 
 

任何人都具有善與惡的本質,Dr. Jekyll 幫我們將內心的邪惡具象化,創造了邪惡的 Mr. Hyde,這是一本討論善惡二元對立的精彩小說。人到底是性善還是性惡?邪惡是環境造成的?還是基因作怪?如何戰勝邪惡?如何發覺善念?這些問題都在小說中,以科學與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給讀者。眼看善良的博士如何化成邪惡的殺人魔與惡棍,我們是否感受到邪惡力量的可怕?小說中的女性是否能扮演救贖的角色,靜待讀者細心的品嘗。

這種善惡同源的概念,在不同的科幻或奇幻小說中,常被套用與挪移。電影《星際大戰》的黑武士其實來自絕地武士的背叛;《哈利波特》的佛地魔也是背叛的魔法師。想要多瞭解這些惡魔來自何處,為何背叛,
一定要閱讀這本善惡原形的《化身博士》。

<後話>
二十世紀對科技發展的悲觀論與樂觀論,表現在兩大歷史事件中。一是廣島的毀滅,一是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前者充滿了末世的悲哀與恐慌,後者則帶來人類無窮的希望與征服大自然的雄心。這兩件在幾世紀以來被認為荒誕不經的「壯舉」與「幻想」現已化為事實,這些曾是文學家所撰寫的題材化為真實事件,令人不安恐慌卻又振奮不已。
「不安恐慌」與「振奮不已」,「驚奇與恐慌」正是閱讀此類科幻小說的心情。小說家發揮想像力,將讀者丟入懸疑與不可知的文字世界中,希望大家一起來體會科技與文明所帶來的驚奇與震撼。

一生必學的英文閱讀 科幻小說系列
附贈英語朗讀故事CD,搭配情境音效更生動

 
 
 
 
 
 
 
 
 
世界大戰
導讀-科幻系列:「驚奇」與「恐慌」的雙重閱讀
人物介紹
試界大戰
後記
讀後賞析
中文翻譯
英文延伸閱讀
 
 

《世界大戰》中,人類面臨火星人的入侵,在心理上、在科技上,完全居於下風,小說中,對人類的無助及懦弱,有精彩描寫。對於人性在面對世界毀滅的過程中,如何勇敢地站起來,如何互相扶持,也有正面的書寫。

這種「末世論」,近年來出現在很多電影之中,考驗中人類的勇氣與智慧。然而嘲諷的是,打敗外星人的力量並非來自人類,讀者可以耐心的去思考,作者為何安排這樣結局呢?這種結局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樣訊息?

<後話>
二十世紀對科技發展的悲觀論與樂觀論,表現在兩大歷史事件中。一是廣島的毀滅,一是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前者充滿了末世的悲哀與恐慌,後者則帶來人類無窮的希望與征服大自然的雄心。這兩件在幾世紀以來被認為荒誕不經的「壯舉」與「幻想」現已化為事實,這些曾是文學家所撰寫的題材化為真實事件,令人不安恐慌卻又振奮不已。
「不安恐慌」與「振奮不已」,「驚奇與恐慌」正是閱讀此類科幻小說的心情。小說家發揮想像力,將讀者丟入懸疑與不可知的文字世界中,希望大家一起來體會科技與文明所帶來的驚奇與震撼。

一生必學的英文閱讀 科幻小說系列
附贈英語朗讀故事CD,搭配情境音效更生動

 
 
 
 
 
 
 
 
 
失落的世界
導讀-科幻系列:「驚奇」與「恐慌」的雙重閱讀
人物介紹
失落的世界
後記
讀後賞析
中文翻譯
英文延伸閱讀
 
 

恐龍再度復活,人類如何面對。電影《侏羅紀公園》的靈感來自這本《失落的世界》。追求失落的文明,一直是科幻小說中很重要的主題。人類對於過去文明的消失,一直想找到答案,也一直懷念過去文明或蠻荒世界的種種驚奇。檢視過去,可以面對現在,也可以預籌未來,偉大的文明為何會消失呢?回到過去,不僅是時空的轉換,更是心境的轉換。在不熟悉的環境中冒險,在蠻荒中求生存的文明人,都可以引起讀者的共鳴。

恐龍與人類、大自然與科技、過去與現在,這種種突兀的對比,都是挑戰我們想像力與冒險犯難的勇氣。閱讀這種冒險故事,有如坐雲霄飛車,充滿刺激卻能安然享受這種刺激。

<後話>
二十世紀對科技發展的悲觀論與樂觀論,表現在兩大歷史事件中。一是廣島的毀滅,一是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前者充滿了末世的悲哀與恐慌,後者則帶來人類無窮的希望與征服大自然的雄心。這兩件在幾世紀以來被認為荒誕不經的「壯舉」與「幻想」現已化為事實,這些曾是文學家所撰寫的題材化為真實事件,令人不安恐慌卻又振奮不已。
「不安恐慌」與「振奮不已」,「驚奇與恐慌」正是閱讀此類科幻小說的心情。小說家發揮想像力,將讀者丟入懸疑與不可知的文字世界中,希望大家一起來體會科技與文明所帶來的驚奇與震撼。

一生必學的英文閱讀 科幻小說系列
附贈英語朗讀故事CD,搭配情境音效更生動

 
 
 
 
 
 
 
 
 
吸血鬼德古拉
導讀-科幻系列:「驚奇」與「恐慌」的雙重閱讀
人物介紹
吸血鬼德古拉
後記
讀後賞析
中文翻譯
英文延伸閱讀
 
 

吸血鬼的小說,開啟了我們對於「異形世界」的好奇。一個永生不死的伯爵,如何掠奪人類的生命,讓讀者開始思考生與死的諸多難題。本書不僅是吸血鬼小說的鼻祖,更是開創吸血鬼小說的敘述傳說。

小說中透過吸血鬼的論述,討論人類生命的意義,討論愛情與永恆的價值,分析家庭與孤獨的本質。當然,暴力美學與細膩的情景描寫也是本書吸引人的地方。愛讀吸血鬼小說的讀者,一定要從這本小說讀起。一切吸血鬼傳奇都是由本書引發的!

<後話>
二十世紀對科技發展的悲觀論與樂觀論,表現在兩大歷史事件中。一是廣島的毀滅,一是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前者充滿了末世的悲哀與恐慌,後者則帶來人類無窮的希望與征服大自然的雄心。這兩件在幾世紀以來被認為荒誕不經的「壯舉」與「幻想」現已化為事實,這些曾是文學家所撰寫的題材化為真實事件,令人不安恐慌卻又振奮不已。
「不安恐慌」與「振奮不已」,「驚奇與恐慌」正是閱讀此類科幻小說的心情。小說家發揮想像力,將讀者丟入懸疑與不可知的文字世界中,希望大家一起來體會科技與文明所帶來的驚奇與震撼。

一生必學的英文閱讀 科幻小說系列
附贈英語朗讀故事CD,搭配情境音效更生動

 
 
 
 
 
 
 
 
 
科學怪人
導讀-科幻系列:「驚奇」與「恐慌」的雙重閱讀
人物介紹
科學怪人
後記
讀後賞析
中文翻譯
英文延伸閱讀
 
 

追求超越人類知識極限的科學家,扮演上帝的角色,創造了活生生的生命。創造生命的神聖卻成為其生命的夢魘。一連串的暴力與親人的喪生,讓科學家 Dr. Frankenstein 懷疑自己科學實驗的正確性。然而充滿暴力的惡魔,如何為自己辯解,道盡被科學家父親拋棄的痛苦。讀者到底要同情科學家?還是憐憫被社會遺棄的兒呢?

這本探討「創造神話」──人類創造人類──的科幻小說,可說是未來機器人小說──或怪物小說如《惡靈古堡》──的濫觴。有關人類與科技對立的一些小說與電影,都不斷呼應這本由十九歲少女 Mary Shelley 寫的科幻小說主題。人類是否可以追求科學的理想性,違反了大自然的法則?人類的科技發展到底對人類是福還是禍,這本《科學怪人》在兩百年以來正挑起了我們的論辯。

<後話>
二十世紀對科技發展的悲觀論與樂觀論,表現在兩大歷史事件中。一是廣島的毀滅,一是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前者充滿了末世的悲哀與恐慌,後者則帶來人類無窮的希望與征服大自然的雄心。這兩件在幾世紀以來被認為荒誕不經的「壯舉」與「幻想」現已化為事實,這些曾是文學家所撰寫的題材化為真實事件,令人不安恐慌卻又振奮不已。
「不安恐慌」與「振奮不已」,「驚奇與恐慌」正是閱讀此類科幻小說的心情。小說家發揮想像力,將讀者丟入懸疑與不可知的文字世界中,希望大家一起來體會科技與文明所帶來的驚奇與震撼。

一生必學的英文閱讀 科幻小說系列
附贈英語朗讀故事CD,搭配情境音效更生動

 
 
 
 
 
 
 
 
 
時光機器
導讀-科幻系列:「驚奇」與「恐慌」的雙重閱讀
人物介紹
時光機器
後記
讀後賞析
中文翻譯
英文延伸閱讀
 
 

時間旅行一直是科學界的熱門話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似乎直接地指出人類不可能進行時間旅行。但是小說家不斷地創造超越時空的神話。這種企圖超越時空,探索人類不同文明的冒險,不僅凸顯人類對時間概念的迷惑,更顯現人類無法脫離文明毀滅的宿命。

小說中的時光旅人,經歷了多重時空的旅程,來到了一個他無法處理的世界,到底這個世界對他的衝擊為何?對於一個旅者,回到旅行的原點,如何面對不一樣的自我,小說中都有詳細的討論。想要來一場時空之旅,絕對不能錯過這本小說。這是時空旅行小說的第一本,精彩絕倫。

<後話>
二十世紀對科技發展的悲觀論與樂觀論,表現在兩大歷史事件中。一是廣島的毀滅,一是阿姆斯壯登陸月球。前者充滿了末世的悲哀與恐慌,後者則帶來人類無窮的希望與征服大自然的雄心。這兩件在幾世紀以來被認為荒誕不經的「壯舉」與「幻想」現已化為事實,這些曾是文學家所撰寫的題材化為真實事件,令人不安恐慌卻又振奮不已。
「不安恐慌」與「振奮不已」,「驚奇與恐慌」正是閱讀此類科幻小說的心情。小說家發揮想像力,將讀者丟入懸疑與不可知的文字世界中,希望大家一起來體會科技與文明所帶來的驚奇與震撼。

一生必學的英文閱讀 科幻小說系列
附贈英語朗讀故事CD,搭配情境音效更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