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學者
自學&親子

你的憂鬱,是一種習慣:從覺察練習、五感正念等小行動開始,找回寧靜和幸福的自我修復心理學

你的憂鬱,是一種習慣:從覺察練習、五感正念等小行動開始,找回寧靜和幸福的自我修復心理學

$380

ISBN:9786267405673
作者:朴相美
譯者:王品涵
出版日期:2024/06/05
尺寸:210x148x18mm

庫存=0
運送方式:

下單後立即採購,需5-7個工作天。

§ 蟬聯韓國Yes24網路書店排行榜33週,讀者星評近10星 §

心情不好、負面想法襲來、自尊感低落、無力時,請翻開這本書──
韓國頂尖心理諮商師朴相美最新暢銷之作,
一堂為經歷反覆憂鬱、茫然無助之人準備的完整心靈課程!
與你分享如何走出消極情緒、完成自我恢復、邁向積極的生活。


「活著好無聊」、「對所有事都莫名地不耐煩與心累」
「難受又孤單」、「總是覺得憂鬱不安」、「焦慮、恐懼無止境地襲來」、
「提不起勁,感覺自己被困於流沙之中」⋯⋯

總是被負面情緒綁架,健康、生活品質與人際關係都大受影響嗎?
其實,只要透過輕鬆、簡單的練習,就能讓大腦進行正向思考,恢復身體狀態、改善人際關係,內心也能變得開闊又放鬆!

◎有效自我覺察、選擇好情緒&正向反應──學會管理情緒,人生煥然一新!

如果腦海中老是浮現消極的念頭,代表已陷入對負面情緒成癮的狀態;當我們因為負面情緒感到難受時,就意味著「是時候做出不一樣的選擇了」!

韓國知名心理諮商師朴相美也曾深陷憂鬱,她說:「有些人的大腦確實容易感受到自我貶低與孤獨、恐懼、焦慮的情緒,但只要重複體驗過正面的經驗,自然就能改變我們的大腦。」

她以多年的諮商經驗和研究為基礎,整理出有效理解情緒、擺脫自動負面思考的方法,介紹在困境中也能覺察情緒、選擇正向反應的心理處方,讓我們擁有越來越開朗的生活。

◎16篇情緒練習×9篇習慣提案,在憂鬱與無力感無限輪迴的生活裡找到逃生門!

思想是一種習慣,如果無法排解累積的負面情緒,我們就會開始自我攻擊、自怨自艾,還可能提高罹患憂鬱症與焦慮症的機率!因此,請試著選擇好的情緒與好的想法,學習改變自己的情緒課題。

本書收錄21天培養積極自動思考習慣的方法,並提供豐富的思維習慣訓練和行為處方,幫助你重新建立情緒習慣:

★感受16種核心情緒的覺察練習、認識14種防禦機制,學習處理不適情緒的策略
★從小行動開始找回「知覺控制」,專注當下的感受與空間,改善無力與焦慮感
★採用6秒呼吸法、五感正念、壓力管理,培養選擇反應的能力
★進行3週×3回的正面思考練習,擺脫孤單、煩躁與嫉妒,迅速轉換想法
★制定屬於自己的「自動行為規則」、改善7個思考偏誤,對自己傳遞正能量

療癒自己的力量,從來不存在於他人的安慰中,而是在我們的內心。每個人都擁有這股自救的力量,當你發自內心相信自己、自發性選擇正面情緒,就能看見雨季過後的乾淨天空,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

本書特色

1. 穿插四季舒心攝影,在閱讀中也擁有散步般的視覺療癒感受。
2.善用簡單的案例與淺顯的文字,解釋複雜的心理學理論與知識。
3.以客觀、理性的角度切入感性、抽象的情緒議題,釐清原以為沒來由的憂鬱、焦慮與無力感。
4.書腰與書封富含設計趣味,等待讀者發現!

誠摯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李時泂/韓國精神科醫師權威、神經科學家
李郁琳/臨床心理師
洪仲淸/臨床心理師
劉益宏/天主教仁慈醫院副院長、台灣正念工坊正念減壓(MBSR)&正念自我慈悲(MSC)講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習慣時常不是我們『有意為之』的決定,而是在不知不覺、潛移默化中,慢慢養成的系列動作。本書提醒了我們許多會讓人慢慢陷入負面情緒流沙的思考習慣,並同步提供了『更新、置換』這些習慣的替代方案,值得一讀!」──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無人知曉的負面情緒,悶在心裡,總是令人感到難熬。日子如坐針氈,時而烏雲密布,時而激動翻騰。如何覺察自己的核心情緒,以及認知想法的合理性?找出對應的行動之道,輔以刻意練習,我相信,生命的美好正等候著你。」─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韓國讀者盛讚

「這是一本每次翻閱時都能獲得安慰與方法的書!」

「憂鬱與焦慮的心情,幾乎是現代人習以為常的情緒。然而,大部分的人卻從來不清楚這些情緒從何而來,以及究竟該如何處理,通常只會認為正面思考就能解決一切問題。不過,早已成為習慣的憂鬱想法與情緒卻沒那麼容易改變。本書提供具體改變僵化思考模式的方法,推薦給想要重新建立情緒習慣的人。」

「跟著書中作者的訓練方法,建立穩定的心態,更幸福、自在的日常生活似乎就近在咫尺!這是為所有需要慰藉的人而寫的心理治療書,推薦給想要學習何謂情緒的人。」

「這是一本你可以依靠的書,讓我們藉此成為情緒的主人!」

朴相美(박상미)

「你理應是可以變得更幸福的人。」

心理諮商師兼文化心理學者。現任漢陽大學一般研究所共同課程教授、韓國意義治療學會副會長暨培訓總監,以及心理治療教育機構「療癒學園同理心」院長。主修文學、諮商心理學、大眾文化、文化心理學,並於漢陽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獲頒德國學術交流處DAAD獎學金,前往德國進行研究。實際體驗過維克多・弗蘭克的意義治療(Logotherapy)之驚人療效後,開始接受培訓,並且率先提倡意義治療教育。主持由法務部廣電局針對全韓五萬七千餘名矯正署受刑人製播的心理治療節目,以及EBS《朴相美的關係諮商所》、《朴相美的家庭諮商所》、YouTube《朴相美電台》,亦參與MBN《消氣秀水蘿蔔泡菜》、KBS《早晨園地》、SBS《有事可以告訴姊姊》等;著有《朴相美的家庭諮商所》、《給總是因為那句話而受傷的你》、《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朴相美的煩惱字典》、《所有人生都有意義》、《心啊,你是誰?》、《愛終究會來》,並譯有《維克多弗蘭克》;參與電影包含長篇紀錄片《Mother, my mother》、《我的人生誕生了一本書》等數部作品。

王品涵

專職翻譯,相信文字有改變世界的力量;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現居台北。譯有《走路的人,河正宇》、《善良的歧視主義者》、《從此好好過生活》等。

你的憂鬱,是一種習慣:從覺察練習、五感正念等小行動開始,找回寧靜和幸福的自我修復心理學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