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文法誰敢來挑戰:Quiz快問快答,高手魯蛇立分高下!(1書1MP3)
日語文法誰敢來挑戰:Quiz快問快答,高手魯蛇立分高下!(1書1MP3)
你把「我的頭很痛」直接翻成「私の頭は痛いです」了嗎?
不要懷疑!這本書正是為了突破這些盲點而誕生的!
學會50音、搞定動詞變化在日語學習上稍稍有成的你
是不是常常發現自己在基本助詞「は」和「が」間猶豫?
講到「授受動詞」和「自他動詞」就開始冒冷汗?
林士鈞老師精選33篇易混淆用法,步步解析帶你驗證「魔鬼藏在細節裡」
小心日文通的你也有可能會犯下這些初中級的錯誤
徹底掌握文法抓住語感,讓你的日文不只「通」更要「精」!
好消息好消息~《EZ Japan》讀者詢問度NO.1的文法單元「文法便利店」集結成冊了!單元執筆作者──林世均老師將教學多年的筆記,透過Quiz形式導出問題癥結、由淺入深解析文法,最後透過朗誦跟讀培養語感!每篇皆另附林雪貞老師廣播劇式的文法講解,無論單閱讀、純聆聽、或雙管齊下,都能達到無師自通出神入化的非凡境界!
特色一 用二擇一的Quiz,點出每則文法重點
ドアが[?]ない。(門打不開)
問號處該填入「開けられ」還是「開か」?
あの人は韓国人[?]です。(那個人看起來好像是韓國人)
問號處該填入「そう」還是「のよう」?
如何?在兩者間猶豫了嗎?跟著老師的腳步拆解並比較容易混淆的用法,包準能得到「原來如此!」的快感!
研究指出,恍然大悟和靈光乍現最能有效延長記憶。因此透過這樣的學習方式讓讀者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每則的文法重點;就算日後對類似的問題產生疑問時,也能透過分析比較,自己找出正確答案,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特色二 「神舉例」語調輕鬆瞬間秒懂
「蔬菜自己跳進鍋裡!?」
『自他動詞』的誤用,會讓該被放進鍋裡的蔬菜自己動起來喔~
「計程車也是有生命的!?」
『いる/ある』搞懂差別,就不會再以為自己大白天見鬼~
學習路上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幽默的老師讓你愈學愈有趣,學會了更笑嘻嘻!透過林士鈞老師精選的超幽默Quiz例句,保證能激起你的求知欲!
特色三 「讀+聽」雙效學習法
本書所附的MP3中,收錄林雪貞老師針對該則文法另外進行講解的音檔。同一則文法重點,由兩位老師透過紙本和聲音分別解說,買一本抵兩本比買菜送蔥更划算!最推薦的使用方式為:先看一次紙本內容了解文法脈絡,再聽解說音檔複習文法重點;兩種學習方式一次滿足,輕輕鬆鬆掌握訣竅。
特色四 用跟讀練習培養語感,用語感戰勝文法
近年最夯的語言學習法「跟讀訓練」,強調用聆聽和複述的方式,自然而然習得聲調和語感。文法可以說是將語感系統化後的產物,若能透過跟讀練習直接增進語感,對文法的掌握度也能大幅提升。本書每個單元後皆附跟讀練習,並請老師用慢和快兩種速度朗讀,方便讀者透過聆聽MP3反覆跟讀。
例句:私が行った時は雨でした。
老師,為什麼「我去的時候下著雨」不能說成「私は行った時が雨でした」呢?
哇∼∼「は」和「が」可是個「大題目」呢?若要仔細研究可以寫成一本論文了。但是問題可大可小啦,可以依每個狀況需求一一解決,老師最擅長的就是從小地方拆解問題啦!
●「が」的前面是「新訊息」
先看下面這兩個例句哪裡不一樣!
(1) 私は田中です。(我是田中。)
(2) 私が田中です。(我是田中。)
→(1)、(2)兩個句子中文翻譯都是「我是田中」,但是差異在哪裡呢? 請先思考一下以下這個概念:
已知(舊訊息)は未知(新訊息)
未知(新訊息)が已知(舊訊息)
也就是「は」的前面是「已知的舊訊息」、後面是「未知的新訊息」;「が」則相反。舉個例子,自我介紹時要用「は」還是「が」呢?
私は田中です。
(舊訊息:私/新訊息:田中です,我不是山中、不是川中,是田中喔!)
自我介紹時要讓對方知道的訊息為「名字」,此時「說話者」本身為舊訊息、「人名」為新訊息,所以「私」後面要接「は」再接「田中」。那麼,什麼時候會用到「私が田中です」這句話呢?既然有「が」,表示「私」為新訊息、「田中」為舊訊息。這意味著在這個句子裡,說話者要表達的不是「名字」,而是「人」。舉個例子來說明,餐廳裡要找一位叫做「田中」的顧客,此時本人出現了,他就會說:
私が田中です。
(新訊息:私,田中就是我啦!)
這樣是不是都懂了?那我們來玩一下配對遊戲!如果要幫下面(3)、(4)兩句回答找出適合他們的問句,你認為分別是(A)和(B)中的哪一句呢?
(3)私はケーキを食べました。
(4)私がケーキを食べました。
(A)(あなたは)何を食べましたか。(你吃了什麼呢?)
(B) 誰がケーキを食べましたか。(誰吃了蛋糕呢?)
正確答案是(3)-(A);(4)-(B)。
因為(A)、(B)兩個問句,(A)是問對方吃了什麼東西,(B)則是問誰吃了蛋糕,所以(3)、(4)的問句,個別符合先前提到的「已知.舊訊息」╱「未知.新訊息」的概念對吧!所以當要強調句中的「物品」時,會用到「は」;當要強調句中的動作者「人」時,會用「が」。
馮思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