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暴力:如何辨識生活中的言語攻擊行為,適當應對,有效捍衛自己
言語暴力:如何辨識生活中的言語攻擊行為,適當應對,有效捍衛自己
歐普拉製作特別專題探討
《新聞周刊》讚譽為「開創性的著作」
	 
	有一種暴力,不需要動手動腳,不會留下肉眼可見的傷痕,卻能在我們心中留下難以平復的陰影。
	有一種暴力,用不著發飆辱罵,不必叫囂,卻足以用傷人的言詞與敵視的態度,逼得我們瀕臨崩潰,關係緊繃到了極點。
	 
	言語暴力不一定具有明顯的攻擊性,甚至往往是以愛或理性來包裝。對方很可能會說:「我是在乎你的!」「我這樣說還不是為你好!」實際上,卻想方設法地用言語操控我們、凌駕於我們之上。
	 
	假如另一方經常:
	●喜歡譏諷你、酸你,事後又說只是開玩笑
	●為反對而反對,不管你說什麼都要駁倒你
	●有意無意地貶低你
	●故意曲解你的話來指控你
	●就算你無意爭執,也會突然對你發火
	──那麼,你很可能就是言語暴力的受害者。
	 
	很多時候,努力尋求雙方相互理解並沒有用,這是因為會施加言語暴力的人活在不同的現實之中。我們唯有堅定設立界線,相信自己的感受與認知,才有機會破解對方的防禦機制與話術,走出困局。
	 
	【面對言語暴力,我們需要事先做好心理建設】
	1. 若依循舊有的行為模式,對方很可能不會停止傷人的行為。
	2. 唯有勇於要求改變,對方才可能學習改變。
	3. 即使懷著相當大的決心採取行動,對方也可能持續否認。
	4. 對方很可能不斷誤導你,讓你覺得問題都在自己身上。
	 
	【如何回應駁斥型的言語暴力】
	●不要多做澄清,以免反而被對方牽著鼻子走。
	●可以簡單地告訴他:「原來你是這樣想的。」
	●及早結束談話,離開現場。
	 
	【如何回應指控或怪罪】
	●越是解釋,對方越有可能持續言語暴力。
	●有效回應:「停止!不要把責任推到我身上。」或「你知道這樣說對我不公平。」
	 
	【如何回應以玩笑偽裝的傷害】
	●假如對方說「你真沒幽默感」,不必因此懷疑自己為何笑不出來。
	●冷靜地告訴他:「你說這些話來嘲笑我,有讓你覺得自己更厲害嗎?」
	●如果對方繼續挑釁,可以回覆:「我不想談這件事。」
	
	本書特色
	
	●假如你經常害怕說錯話,覺得自己動輒得咎,很可能就是遭遇到言語暴力。
	●本書告訴你傷人者的19個常見特點、15種不同形式的言語傷害,
	●讓你透過安全、有效的方式,逐步重拾對生活的自主權。
	
	專業推薦
	
	李怡貞/女人大律師
	沈瓊桃/台大社工系教授
	周志建/心理博士、資深諮商師、故事療癒作家
	柚子甜/作家、心靈工作者
	柳喪彪/兩性作家
	焦糖綠玫瑰caramelgreen/不婚媽媽百萬親子作家
	黑面蔡媽媽/知名親子部落客
	劉柏君/「通靈少女」戲劇原型主角
	賴芳玉/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賴奕菁/資深精神科醫師
	──真誠推薦
	
	好評推薦
	
	傷人或殺人比你想像中的容易,有時候甚至只需要張開口。──李怡貞/女人大律師
	 
	孩子總是繼承父母的溝通方式,但華人社會卻特別喜歡用貶低代替讚美,原意雖是鼓勵,卻因為使用不適當的言語詞彙,反在無形之間壓迫對方的自尊,其實,讓自己與家人幸福的方式,就是對待親近的人,學習好好說話。──焦糖綠玫瑰caramelgreen/不婚媽媽百萬親子作家
	 
	真正的愛,凌駕在情緒之上,別被情緒綁架而屈服。
	如果你正糾結一段關係的現況,本書將帶來指引,並領著你往真正的幸福前進。──黑面蔡媽媽/知名親子部落客
	 
	實用的辨別與因應對策,速速脫離那人的控制。──賴奕菁/資深精神科醫師
	 
	這本書對我的幫助實在太大了!我的伴侶就跟書中描述的一模一樣,他的言行舉止恰恰就是書裡提到的控制行為,甚至說過跟書上完全相同的句子!──亞馬遜讀者
	 
	我讀完此書後認為,其實每個人都對身邊的人(父母、孩子)施暴過,也都被這些人施暴過。我們一直以為是正常的,未曾真正意識到這是言語暴力,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了。──豆瓣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