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學者
自學&親子

當焦慮來臨時:走出喪慟的情緒,踏上療癒之路

當焦慮來臨時:走出喪慟的情緒,踏上療癒之路

$380

ISBN:9789864776085
譯者:盧相如
出版社:商周(城邦)
出版日期:2019/03/07
尺寸:210x148x0mm

庫存=0
運送方式:

下單後立即採購,需5-7個工作天。

你擔心事情會出差錯,你害怕自己或家人健康出問題,你相信死神隨時會降臨
焦慮壓得你喘不過氣來,你越是掙扎它抓得越牢!

認識喪慟焦慮的第一本書,探索失去與死別造成的多重心理生理反應,
正視內心恐懼的求救訊號,重拾勇氣面對與掌控生活

心理諮商悲傷治療支持團體醫療照護指定參考

------------------------------------------------------------------------------

焦慮是一種心理病,是隱藏在悲傷、憤怒、恐懼等情緒後面的兇手,出現時會讓人感到胸悶、心跳加速、心悸、暈眩。而喪慟是觸發焦慮的主因,源自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事物,不安與不確定感強烈湧現。

本書帶你認識、面對與克服喪慟焦慮,你會在作者與案主們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遭遇,不論是來不及陪伴母親嚥下最後一口氣而深受罪惡感折磨的女兒認為父親的死是母親隱瞞病情所致而時時將自己視為受害者的兒子妻子死於癌症並留下兩名稚子,怪罪世界不公又滿心憤怒的丈夫把病重的老伴留在療養院孤單死去而覺得自己一輩子不能好過的太太……

書中提供書寫、說故事、冥想、重新訓練大腦、計畫身後事等具體方法,引領你走過喪慟的煎熬,打開生命的各種可能性。

悲傷教會我們同情和憐憫。焦慮教會我們平靜和活在當下。失去教會我們如何生活和愛。生命的脆弱教會我們勇氣的可貴。

各界好評
 

☆克萊兒以不一樣的方式深化我們對喪慟的理解。她以自身喪親的經歷與作為悲傷諮商師多年的經驗,說明喪慟與焦慮的連結,她的同情與專業已經幫助了無數失親者。這本開創性的作品將嘉惠更多讀者。
――雪兒.史翠德Cheryl Strayed,暢銷書《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作者

 ☆克萊兒為我們照亮了生命中最困難又黑暗的時期。她讓我們更加瞭解悲傷的過程,像老朋友一樣為我們指路。
――米勒B.J. Miller,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紓緩醫學專科醫生

☆本書探討悲傷經驗中常常被忽略的一個面向︰焦慮。透過克萊兒的親身經歷及諮商專業,寫來充滿同情與洞見,帶人們理解以及最終能夠掌控因失去所帶來的不安與恐懼情緒。
―蘇珊娜.昂格萊德Shoshana Ungerleider,內科醫生與善終組織創辦人

 ☆不只是關於尋得內心平靜的老生常談,克萊兒提供的東西更有力且更有療癒力。人死不能復生,但我們可以紀念與回憶他們的存在。這不只是克服喪慟焦慮的方法,也會讓我們此時此地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
――《心靈與健康》雜誌Spirituality & Health

☆一份有用的資源……連結焦慮與喪慟,深刻見解值得肯定。書中關於悲傷復原力的概念若能幫助任何讀者克服創傷與擔憂害怕的想法,便是功德一件。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克萊兒‧畢德威爾‧史密斯Claire Bidwell Smith
美國著名的資深心理治療師,專長領域是悲傷療癒。克萊兒也是一名作家,文章散見於Time Out New York、Yoga Journal、BlackBook、The Huffington Post、 Guardian 、Psychology Today等處。
洛杉磯Antioch 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碩士,曾經任職於出版界和非營利組織,經常指導寫作工作坊,並就寫作與悲傷治療給出建議。克萊兒的辦公室設於洛杉磯,協助世界各地的個案。
著作包括:《痛了,才知道愛原來一直都在》The Rules of Inheritance, 2012;《在這之後:當生命結束,我們將何去何從》After This: When Life Is Over, Where Do We Go, 2015。
她深愛著自己的工作,並積極推動關於死亡的討論,幫助我們的文化以更健康的方式理解喪慟。

盧相如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目前為自由譯者。譯作有《晚安,美人》、《記憶游離》、《凌空之夢:1974,我在世貿雙塔上走鋼索》、《偷心賊》、《Q&A》(電影「貧民百萬富翁」暢銷原著小說)、《那年夏日湖畔》、《幽暗森林》、《消失的女孩》等。

當焦慮來臨時:走出喪慟的情緒,踏上療癒之路

$380
瀏覽紀錄
瀏覽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