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學者
自學&親子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350

ISBN:9789863446477
作者:洪仲清
出版社:麥田出版(城邦)
出版日期:2019/04/29
尺寸:200x148x0mm

庫存=0
運送方式:

下單後立即採購,需5-7個工作天。

到底是為母則強?還是為母必須強?

從現在起,鬆綁「媽媽」的角色設定,
開始自我和解、學習擁抱自由。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粉絲頁讚聲無數、熱烈討論!
?媽媽們難以訴說的心聲,一件一件替你說出來。

洪仲清:
「『媽媽』這個角色,在傳統意義中被歌頌得很偉大,但扮演媽媽的女性,卻常常被剝奪人生的主導權,這是很明顯的矛盾。

深入地說,過去的傳統媽媽在教養女兒時,傳遞出的價值觀常擺脫不了的父權。因此,現代女性在成長的過程中,對於傳統媽媽生出的失望與憤怒,以及心疼與不捨,揪成了一股難解的情結。」

身為媽媽,你是否常常覺得……

►只要一生小孩,就要立刻上手,成為家庭內的媽媽強者,所有的事情一肩扛。
►同時兼任太太、母親、媳婦與女兒,還要學習經營「愛情」,真的好難、好難。
►家務分配不均,教養權被干預,每日身心俱疲,怎麼可能控制得好情緒!

除了媽媽,還有誰需要讀這本書?
#對未來很茫然的新手媽媽  #新手媽媽旁邊那個滿頭問號的另一半  #希望放自己一馬的老手媽媽  #期望改善關係的老手媽媽伴侶  #總是抓不到媽媽在糾結什麼的成年小孩


【關於當媽媽這件事,不管老手新手都曾迷惘過,好多問題想問,卻不知道從何而起】

Q:沒有母愛怎麼辦?
Ans:
育兒是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牽涉到體力、腦力、心力,還有環境限制。只帶一個,或同時帶兩個,還是有三個孩子滿屋子跑,個人的資源耗損會有大大不同。
社會上往往過度美化、吹捧母愛,好像有了母愛什麼都不用怕。雖然,母愛是相當重要的,然而缺乏母愛,是可以在另一個程度上彌補的。用實際行動幫助孩子,讓大家共同面對未來,這比較實在。

Q:如何當一個好媽媽?
Ans:
當媽媽常常要處在很龐雜的情緒裡,因為育兒的情緒強度異常強大,可能會在同一時間全部糾結在心裡。
如果真的不會當媽媽,就先在心裡偷偷承認,雖然很難堪,但這是一個起頭。接著,開始學習,先從一個人當起,學會面對自己的情緒,大人要先成長、自救,孩子才能得救。

Q:請問要怎麼經營婚姻中的熱度?
Ans:
在相處很久的伴侶或朋友的身上,時常會看到一種默契,那像是友誼釀出來的酒。雖不濃烈,但充滿趣味。並非不會產生口角,但懂得互相示好、適可而止。所以,情緒表達出來了,不會莫名其妙發現關係正準備往下掉。
當我們越是努力改變對方,而對方不為所動時,會加快對關係失望的速度。可能會花愈多力氣想維繫或修復關係,然而當我們終於確認無法繼續付出時,關係也愈容易破裂。

Q:什麼才是愛自己、做自己?
Ans:
生活有很多選擇,放不下,就是折磨自己。
我們常常是先從他人的眼光中認識自己,確認自身的價值。然而,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逐漸瞭解外界有許多他人,往往帶著自己的目的與理解來評價我們。
於是,定義自己的能力,我們慢慢不自覺地收回來。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比我們更了解自己,並且帶著無條件的善意。

洪仲清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心理所臨床組畢業,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曾任心理治療所所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臨床心理師。 

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情緒教育、親職教養諮商、人際與家庭溝通、壓力管理、自閉類群障礙症、早期療育發展評估等。 

工作之餘,仍希望透過書寫,和大家分享自己觀察、自省的心得,以及利用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幫助在人生旅途中感到困惑、痛苦、不安的朋友們,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療癒之路。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的臉書粉絲專頁,目前人數已突破30萬。常有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網友在此留言、討論,學習面對情緒,學習覺察自己與原生家庭間的課題,學習在溝通中傾聽、在忙碌的生活中靜心,以及如何寬解苦痛,跟自己和好。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350
瀏覽紀錄
瀏覽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