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學者
自學&親子

修復家庭創傷:終止創傷代代相傳,重建愛與連結

修復家庭創傷:終止創傷代代相傳,重建愛與連結

$480

ISBN:9786263615236
譯者:王敏雯
出版日期:2024/03/27
尺寸:210x148x18mm

庫存=0
運送方式:

下單後立即採購,需5-7個工作天。

為什麼家庭會把我們逼瘋?
為什麼有些家庭在逆境中能茁壯成長,有些卻支離破碎?
家庭如何共同度過艱難的過渡期?

 
★艾倫.狄波頓盛讚推薦★
★《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
★《衛報》、《每日郵報》、《出版者周刊》推薦★
 
資深心理師、暢銷作家朱莉亞.山繆,邀請讀者進入她的諮商現場,探討最能觸動我們也最會傷害我們的關係:家庭關係。

朱莉亞.山繆在諮商經驗中,清楚看到心理創傷是如何從上一代傳到下一代。我們的心理創傷並不是自己造成的,甚至也不是父母造成的,而是那些不曾訴說的故事、未曾處理的傷痛和失落,代代相傳的結果。

我們都背負著過去,它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每個面向。但重要的不是我們發生了什麼事,而是我們如何應對它。若我們能面對並消化、處理痛苦,就不會再把它傳給下一代。

人是可以改變的。當我們改變視角和觀點時,行為就會改變,結果也就改變了。曾經阻礙我們的,可能是通往新連結、新生活方式的大門,使家庭充滿活力、不斷成長。
 
◎艾倫.狄波頓盛讚推薦
這是一本重要的、聰明的且富於同情心的書。它提醒我們,如果不深入了解我們的家庭,就永遠無法了解我們自己。它不僅證明了心理治療的重要性,也證明了朱莉亞.山繆作為作家和治療師的卓越才能。
 
◎金句摘錄
-痛苦是觸發改變的媒介。如果逃避痛苦,改變就不會發生。家庭中的每個人若願意說出、經歷和處理這些阻礙,將會形成新的家庭模式。
-心中有恨是沉重的負擔,它阻礙了其他所有的感覺。
-情緒是我們需要承認並允許其流經我們的訊號。我們為了阻擋這些情緒而採取的行動,往往會使傷害持續下去;如果情緒沒有受到阻擋,它會讓我們適應和改變。
-唯有當你朝能夠治癒的方向去努力,「時間治癒一切」這種說法才成立。未處理的悲傷會留在心裡,即使過了許多年甚至幾十年,依舊和它發生時一樣鮮明。
-當我們抱持固定的觀點時,就會在情感上陷入困境。改變視角可以讓我們敞開心扉,接受新觀點和釋放情感。
-當人能夠感恩,專注於好事而非壞事或缺乏的事物,會感受到更多幸福感。
-不論我們在家中扮演何種角色:父母、伴侶、孩子、手足,都不可能做到完美。能做到「還不錯」就夠好了。
-要支持和鼓勵每個家庭成員做自己,而不是根據你先入為主的看法,將他們塑造成你心目中該有的樣子;也不是根據你設定的成功條件,去要求他們。

本書特色

1.本書就像「家庭版的《也許你該找人聊聊》」,記錄心理師與八個家庭的個案故事,帶領讀者進入諮商現場。曾在家庭中受傷的人、想改善家庭關係的人,可從中獲得一些觀點與方法

2.內容包括心理師如何進行諮商,以及心理師自己的反思。需要處理家庭問題的心理師及相關工作者,可從中獲得一些啟發

3.一章一個家庭故事,可按順序閱讀也可以單獨閱讀。八個家庭有各自的故事,你會明白自己並非唯一痛苦的人

4.書末提供「家庭幸福的十二項指標」,包括開放溝通、有效爭執、容許差異、設立界限等,幫助你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

專文推薦

趙文滔|諮商心理師(家庭治療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
 
好評推薦


艾彼(王昱勻)|諮商心理師、長銷書作家
吳就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退休教授、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創會理事長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徐森杰|台灣露德協會祕書長
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
馮以量|馬來西亞家庭關懷及家族治療推手
黃之盈|暢銷作家、諮商心理師
賈紅鶯|諮商心理師、家族治療師
 
家族治療之所以深刻,就是因為每個人在會談中,都對同一個家庭事件,有不同的主觀詮釋和解讀。治療時,仔細去聽見其他家族成員的故事、不反駁他們的感受與認知,本身就可能起到改變家庭動力的效果,讓每個人對彼此都重新認識。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但透過書中八個截然不同的家庭故事,相信讀者們都能得到療癒與啟示。——艾彼(王昱勻),諮商心理師、長銷書作家
 
藉由閱讀這本書中的家庭案例,我們可以開始看見自己的家族所經歷的失落與創傷,而當我們能夠開始看見與理解,就可以開始療癒。——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
 
家庭中那些痛與羞恥,一旦成為可以說出口的事,使該聽的人聽見,療癒就開始了。一句發自內心的道歉,可以救回一個生命。當我們開始聆聽,創傷就成為獨特超凡的故事。在家庭中「沒有什麼比愛更重要,也沒有什麼比愛更困難。」——賈紅鶯,諮商心理師、家族治療師

朱莉亞.山繆(Julia Samuel)

英國著名心理治療師,獲頒大英帝國員佐勳章(MBE)。在過去三十年裡,她先在英國國民保健署(NHS)提供服務,之後在私人診所工作。她是英國喪親兒童關懷組織(Child Bereavement UK)的創始贊助人。前兩本著作This Too Shall Pass和Grief Works(中譯本為《悲傷練習》),都是《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目前她和丈夫住在倫敦,有四個孩子和六個孫子女。

王敏雯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所碩士,喜愛沿著蜿蜒的山路恣肆行走,也愛伏案翻譯,逐日收藏其間的汗水與快樂。

修復家庭創傷:終止創傷代代相傳,重建愛與連結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