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學者
自學&親子

數學的故鄉

數學的故鄉

$650

ISBN:9789866116629
作者:王懷權
出版日期:2017/03/09

庫存=0
運送方式:

下單後立即採購,需5-7個工作天。

瞭解數學的過去和現在,可做為數學將來的預見。
近代數學發展神速又很抽象,想了解其生長的形態和變化的方向,較有效的方法是研究數學的發展史。

幾何學發展史,縱論幾何的起源、發展、全盛和革新。
不管是因為求知的天賦或是生活的需要,人類生俱有形狀和多少的概念。
形狀和多少的概念孕育著數學。
古希臘時期西元前600年至西元300年,地不大人不多,但是英雄紛起,豪傑遍地,數學優於其他一切。
生產是奴隸的事情,所有的智識份子,一流高手,都來做數學。
數學出盡了風頭,真所謂天下英雄儘在此。
幾何經原始人類孕育的形狀概念,經希臘的壯大,一直到20世紀的枝盛葉茂,真是光芒萬丈,五彩繽紛。

另一方面多少的概念,孕育著代數,不像幾何凝集一處,代數是隨風飄散,散落於世界各個角落;如中國、印度、巴比倫、希臘和及等地。
就像春天的紫羅蘭到處開放。
各處的人們雖然海天相隔,卻似心有靈犀一點通,殊途同歸。
代數真是欣欣向榮。

到了17世紀,形狀和多少的概念,經笛卡兒融會貫通,在平面上劃了兩條垂直線,創造了解析幾何。
從此代數和幾何(即多少和形狀)互通有無,相映成輝。
解析幾何引進函數概念。
事實上,形狀和多少概念是經過許多人,經過許多百年的努力,得到許多概念。
然後出來一個人,將前人努力的成果,融會貫通,過濾出有價值的概念,依此創新,形成一偉大的局面,造成巨大的衝擊,得一威力無窮的新天地:微積分。
這個人就是牛頓。
微積分為分析開路,接著微分方程、複變數函數論、微分幾何、實變數函數論和富氏分析等一一降臨人間。

本書選取具有代表性和啟發性題材,以記事式編寫,分幾何學的故鄉,代數學的故鄉和分析學的故鄉三部分。

數學的故鄉

$650
瀏覽紀錄
瀏覽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