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學者
自學&親子

客家形成與社會運作

客家形成與社會運作

$350

ISBN:9789869622073
出版社:交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1/05
尺寸:230x170x0mm

庫存=0
運送方式:

下單後立即採購,需5-7個工作天。

本輯為《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主題叢書第二輯,書中從不同的角度勾勒臺灣客家族群從觀念到地域社會運作的圖景,反映歷史學者如何在當代觀念與歷史文獻之間,在立場曖昧的文字與地方社會實態之間,在含糊的數字與具體的田野調查之間,尋找出自己對於客家的理解。

第一部分「客家族群形成」,收錄三篇以清代研究爲主的文章,試圖對臺灣客家形成史在理論與方法上的進展,做一初步勾勒;第二部分「社會運作機制」則收錄了八篇文章,分別以土地開發、商業經營、家族及宗教等不同角度,探討臺灣北、中、南和東部不同客家社區如何形成與運轉,並在這一過程中積澱成被視爲「文化」和「傳統」的因素。大體而言,前者是「客家」作爲族群概念的建構性,後者則是客家地域社會的建構性,二者相配合,共同構成臺灣客家如何在學術脈絡中再現的歷史。

◎關於「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
本主題叢書的出版構想,源於客家委員會的學術委員會,目標是將分散於各學術期刊的優質論文,依主題性質加以挑選、整理、編輯,重新編印出版,能讓國內外客家研究學者乃至一般讀者,迅速掌握過去學術界對該主題的研究累積,通過認識臺灣「客家研究」的各種面向,理解臺灣客家社會文化的諸多特質,作為國家與客家族群發展知識基礎。叢書,除了彙整臺灣客家研究的各主題(特色),也望能促進學、政雙方,乃至臺灣民間社會共同省思臺灣客家的未來。

編者

主編──陳麗華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歷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曾在國立清華大學、國立臺灣大學、中央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學術專長為臺灣社會史、客家族群史及歷史人類學,著有《族群與國家:六堆客家認同的形成(1683-1973)》一書。

主編──莊英章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兼任研究員、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榮譽講座教授。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專長領域為文化人類學、歷史人口學、客家研究、漢人社會結構。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總主編──張維安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國際客家研究中心主任、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學術興趣為社會學理論、經濟社會學、資訊社會學與客家研究。

客家形成與社會運作

$350
瀏覽紀錄
瀏覽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