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學者
自學&親子

客家文學

客家文學

$350

ISBN:9789869719865
出版社:交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1/31
尺寸:230x170x0mm

庫存=0
運送方式:

下單後立即採購,需5-7個工作天。

從1980年代以降,客家作家和客家學界好像共同編織了一張漁網來撈捕「客家文學」,若先撇開定義的紛擾,可把客家文學分為兩大類;一是客家民間文學,一是創作文學。民間文學靠口語流傳,是最沒有爭議的客家文學,內容包括傳仔、諺語、師傅話、山歌詞、採茶劇本、戲文(劇本),幾乎都是客家特有。創作文學則有漢語文言文、日文、臺灣話文、漢語白話文、客語文的創作。除了客語文創作,其餘的客家創作文學,都不是在有了「客家文學」旗幟後創作的客家文學,顯示現階段的客家文學只是臺灣文學領域中的創作現象,而不是文學的種類、派別。

本書為「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第十輯,本選輯的編選方針,一方面期望能反映當前已有的客家文學研究現象,另一方面也希望能透過選文指引更寬、更廣、更新的客家文學研究領域;就其研究之創意發想、是否開啓新的研究契機,以及可能開發新的研究領域,為優先選擇的對象。在選擇的範圍上,大約區分為三大區塊,一是民間文學,分別選取諺語、歌謠、傳仔研究各一篇。一是漢語文言文學,只選了一篇詩社研究。其餘則是創作文學或作家研究,有詩人、有小說家。本輯排除了劇本研究或文學作品改編電影、電視劇、舞台劇研究,則因本套論文叢書另有戲曲研究選輯,讀者請自行參看。

◎關於「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
本主題叢書的出版構想,源於客家委員會的學術委員會,目標是將分散於各學術期刊的優質論文,依主題性質加以挑選、整理、編輯,重新編印出版,能讓國內外客家研究學者乃至一般讀者,迅速掌握過去學術界對該主題的研究累積,通過認識臺灣「客家研究」的各種面向,理解臺灣客家社會文化的諸多特質,作為國家與客家族群發展知識基礎。叢書,除了彙整臺灣客家研究的各主題(特色),也望能促進學、政雙方,乃至臺灣民間社會共同省思臺灣客家的未來。

編者

主編──彭瑞金


《文學臺灣》主編、臺灣筆會理事長。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系畢業。曾任高中、大學教師,2018年2月,自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退休。研究領域為臺灣文學史、文學評論、臺灣客家文學、臺灣原住民文學等,著有《臺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市文學史》、《鍾理和評傳》、《鍾肇政文學評傳》、《葉石濤評傳》等書。

臺灣客家研究論文選輯總主編──張維安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國際客家研究中心主任、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學術興趣為社會學理論、經濟社會學、資訊社會學與客家研究。

客家文學

$350
瀏覽紀錄
瀏覽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