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學者
自學&親子

當教育會傷人:如何找回孩子修復與重生的力量

當教育會傷人:如何找回孩子修復與重生的力量

$450

ISBN:9786269771851
出版社:暖暖書屋
出版日期:2023/11/10
尺寸:210x148x20mm

庫存=0
運送方式:

下單後立即採購,需5-7個工作天。

隨著對教育議題探究的時間越長、越深入,我們赫然發現因教育而受苦、受害、受傷的人們,並不限於那些被擠壓出去的人。「體制教育」這把丈量人的尺,是一把無比鋒利的尺,座落在這把尺規的不同位置的人們,除了部分的幸運兒之外,各自承受著不同的痛苦。那麼多深入骨髓的痛苦,呼喚我們把這些年來與這些痛苦搏鬥所獲得的理解寫出來。衷心期盼這些故事、這些理解的現身,可以讓我們不那麼孤單,可以讓我們認識彼此。期盼在我們照見彼此的同時,得以看見那些結構我們痛苦的更大的社會性力量。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教育是個體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過程,本書《當教育會傷人》的出版目的並不是否定教育的價值,而是要帶領讀者覺察:教育制度疊加在你我身上的隱形枷鎖,以及如何面對處理枷鎖造成的困頓?

思想和行動一旦僵化,在遭逢困難、挫折時就缺乏彈性調整的能力。一個人在遇困遭挫時沒有彈性調整的能力,就只能愈來愈退縮。這是「當教育會傷人」造成的退縮狀態。當教育會傷人,我們要讓一個人漸進式的「恢復」——鬆動是第一步。鬆動能帶來挪動,挪動能產生轉身迴旋的空間;如此,人的身心都會慢慢有了能動性。在能動中重新與人連結,緩步體驗雙腳踩在土地上的真實感受,慢慢去發展自己、認同自己。

綜觀世界各國的教育觀,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的教育方法,維護教育的多元機會,才能達到適性揚才,成就每一個孩子。每個人都去發展自己、長成自己的樣子,社會就會成為一整片多元、多種的樹林。

本書特色

讓大眾理解教育退縮者的多元樣貌,進而發揮尊重與同理,共同成就美麗友善世界。

社團法人台灣也思服務學習協會

社團法人台灣也思服務學習協會自民國102年創立以來,致力於推廣服務-學習教學法,與偏遠社區及校園協同合作推展公民行動方案,以在地需求融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透過客製化的課程設計,引導學生思辨並發揮正面影響力,培育世界公民素養。

張慈宜

現職: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諮商心理師
臺灣生命敘事與心理傳記學會理事
最高學歷:輔大心理學博士
經歷:曾任輔大非營利組織管理碩士學位學程主任

林淑真

現職: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也思社會設計自學團計畫主持人
最高學歷:輔大非營利組織管理學位學程研究所畢
經歷:曾擔任私立高中職教師二十年

郭瑤萍

現職:社團法人台灣也思服務學習協會創辦人
最高學歷:臺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畢
輔大非營利組織管理學位學程研究所畢 

當教育會傷人:如何找回孩子修復與重生的力量

$450
瀏覽紀錄
瀏覽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