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之眼:數位攝影的思考、設計和構圖
攝影師之眼:數位攝影的思考、設計和構圖
本書從基本的構圖元素和攝影技巧開始,解釋照片的大小和比例對畫面的影響、設計基本要素的應用(例如圖形結構、線條圖案的配置、斜線曲線暗示的張力、明暗對比,到如何平衡視覺重量等),及色彩色調和構圖的關係。這樣構圖才漂亮!但是為什麼?
作者提出美學的運作原理,包括人眼閱讀畫面的習慣、視覺心理學,如此,若資深攝影師或玩家已經玩膩了基本攝影和修圖技巧,也可以在掌握美學原理之後,變化出更豐富的風格和表現手法。臨場攝影的決定性瞬間 攝影師面對的,經常不是靜態、可以所心所欲擺置的場景。作者以實例講解,在街頭拍攝時,如何觀察、歸納、預測景物的變化,以捕捉到決定性的瞬間、高潮的一刻。照片只有一張,卻能呈現不同效果
照片完成之後,攝影師還可以藉由Photoshop等圖片處理軟體,把同一張照片詮釋出不同味道。透過裁切,畫面能呈現不同的感覺和意圖;明暗、對比、色彩的調校,也會影響畫面的效果和表達的意涵。認識攝影大師,作者同時介紹許多攝影大師或藝術家出場(例如布列松、安瑟?亞當斯、羅伯?法蘭克等),帶我們進入大師的世界,一窺他們拍攝時的想法及心理狀態。這不只是一本關於攝影構圖、影像設計的工具書,也是帶你進入攝影創作、攝影藝術的進階攝影書。
本書章節:
1. 景框:探索景框的動線、裁切、接合、擴大、水平線等要素。
2. 設計基本原理:對比、圖案、結構、平衡感和視覺重量等。
3. 繪畫和攝影要素:水平線、垂直線、斜線、曲線、運動、焦點、曝光等。
4. 光影和色彩的構圖:關於光線、色彩、色調的解說,包括黑白攝影。
5. 意圖:帶領攝影者停下來思考拍攝的內在動機和意圖,你的目的是要取悅大眾,還是要與眾不同、出人意表?
6. 過程:是直覺,還是精心的構思?直覺又有什麼基礎?攝影呈現怎樣的藝術語法,又為何比繪畫更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