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血的山谷:日治時期的噍吧哖事件
染血的山谷:日治時期的噍吧哖事件
發生於西元1915年的噍吧哖事件與1930年的「霧社事件」,是日治時期臺灣兩個大規模的武裝抗爭事件。不過,雖然在事件的持續時間、事件直接影響的範圍、動員人數、被捕及被判刑人數、死亡人數等方面,噍吧哖事件皆較霧社事件為多,規模也更大,但在知名度方面,噍吧哖事件卻不及霧社事件,臺灣一般民眾普遍對噍吧哖事件感到陌生。1915年,余清芳、羅俊和江定等人不滿日本殖民政府,意圖發動武裝抗爭,建立自己的領導政權,但因抗軍不敵日本的機關槍和大砲,死傷慘重。噍吧哖事件從余清芳等人開始策畫起事,到江定等人被審判處死,前後約兩年的時間裡,有1,957位臺灣人被逮捕──其中遭到起訴的有1,482人,而被判處死刑者高達915人,實際上被處以死刑者有135人,有一部分人則死於監獄之中。此外,1915年7月至12月間,南部村莊的死亡人數為1,789人,使此一事件震撼海內外。 筆者主要是從社會史的角度來探討噍吧哖事件,透過個案研究探討日本殖民政府的政策對臺灣地方社會所造成的衝擊和一民眾對此的反應,以突顯出世界殖民史中,臺灣殖民史與社會史所代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