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超能力和達爾文的奇妙實驗
蚯蚓的超能力和達爾文的奇妙實驗
蚯蚓看不到也聽不見,牠們要怎麼分辨黑夜與白天?
達爾文的大發現──蚯蚓的超能力,竟然是:蚓糞!
為什麼達爾文說蚯蚓是「大自然之犁」,牠們創造了大地?
達爾文為蚯蚓寫的書,一開始的銷量竟然超越《物種起源》?
這是關於達爾文如何研究蚯蚓的故事,如同書中最重要的角色──蚯蚓,乍看之下平凡無奇,但深入了解就會發現:無論是達爾文對大自然強烈的好奇心、對研究自然事物的執著、不輕易放棄的行動力……都如此特別、值得仔細品味。
書中不只有達爾文研究者的角度,作者還為故事加入許多旁觀者──他們的表情、語氣,生動的詮釋了「路人」毫不費力的輕蔑與嘲諷;再加上蚯蚓本尊的旁白說明,讓整個故事更加立體、引人入勝,而且充滿說服力!讓人相信──這樣神奇的小生命,難怪達爾文願意花費四十年研究,還專為牠們寫一本著作!
在故事的最後,還有關於蚯蚓的重要小知識,例如:蚯蚓竟然是雌雄同體、蚯蚓也會吃肉、世界上的蚯蚓多到足以分給每一個人700萬條!讓人更加相信:蚯蚓不僅不平凡,而是非常了不起,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
本書特色:
◆ 最符合STEAM精神的達爾文故事!
◆ 充滿曲折的研究歷程,生動有趣!
◆ 從達爾文鍥而不捨的努力,重新思考如何學習!
◆ 不起眼的蚯蚓,卻是最重要的「大自然之犁」,充滿啟發性!
◆ 看達爾文從好奇到行動,從自我懷疑到證明自己,鼓舞人心!
不起眼的蚯蚓能有什麼強大的本領?
在許多人的輕視和嘲笑聲中,達爾文找到了!
他對著蚯蚓彈琴、跳出來嚇牠們、用各種最臭的味道測試蚯蚓⋯⋯
雖然這些稀奇古怪的實驗沒有得到特別的發現,
但達爾文從不放棄⋯⋯終於,他恍然大悟──
蚯蚓的便便就是牠們的超能力,因為那是土壤的養分來源。
如果沒有這些便便,需要土壤的植物就無法生長,
吃植物的動物也無法生存、我們的世界將會變得非常不一樣!
從開始研究蚯蚓到發表這個了不起的發現,達爾文花了整整40年。
好奇心、觀察力、不怕別人怎麼說、不輕言放棄,
或許不只是達爾文的超能力,也是你的超能力!
得獎紀錄
★ 德州圖書館協會《Topaz》2024非小說類年度閱讀書單
★ 紐約河濱街教育學院2024年度「STEM類」最佳童書
★ 威斯康辛大學CCBC(兒童圖書合作研究中心)2024年度選書
★《科克思書評》2023年度最佳繪本
★ Amazon網路書店6至8歲年度最佳20本童書
★ 美國史密森學會2023年度10大最佳童書
★ 美國科學頻道《Science Friday》2023年度最佳兒童科普書
★ 知名書評部落格《Book Riot》2023年必讀圖畫書
這本書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呈現查爾斯・達爾文對自然界的「第二大」興趣──蚯蚓的研究。書中的故事不僅充滿啟發也極具娛樂性,生動的文字搭配幽默的對話,再加上細節恰到好處的插圖,讓故事更有層次,同時突顯出達爾文研究的重要性。插圖中的人物豐富多元、充滿活力。整本書讀來不但引人入勝,更讓人重新認識蚯蚓、用全新的眼光讚賞這神奇的小生命!
──《科克思書評》好評推薦
這本書以充滿活力、輕鬆幽默的文字,搭配妙趣橫生的插圖、偶爾天外飛來一筆的趣味對話,描述了達爾文長達四十年的蚯蚓研究歷程,故事流暢而自然,達爾文的失敗與成功都讓人想要一探究竟,值得一讀!
──CCBC(威斯康辛大學兒童圖書合作研究中心)好評推薦
你或許知道達爾文的「演化論」,也聽過他的小獵犬號探索之旅;但你應該不知道,他曾經著迷於蚯蚓這樣的小動物好幾十年!這本書就是以讓人著迷的方式,細緻的呈現了達爾文如何研究蚯蚓、怎麼向世人證明蚯蚓重要性的曲折故事。翻開書頁,你會一下就掉進達爾文那段奇妙的研究歷程;書中還有一隻帶著學士帽、打著領結的蚯蚓擔任旁白,逐步分享關於蚯蚓的各種趣味知識,讓人停不下來……故事雖短,但內容精采、讀完能獲得深長的啟發!
──Amazon讀者★★★★★好評推薦
臺灣大學動物系動物所、京都大學理學院動物研究所。現任臺北動物保育教育基金會研究員。著譯作有《屎來糞多學院》、《爸爸是海洋魚類生態學家》、《青蛙巫婆的動物魔法書》等接近 300 本。第 40 屆金鼎獎兒童與少年圖書類及第五屆吳大猷科普獎少年組特別獎翻譯類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