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E實踐與開發平台指南:從團隊協作、原則、架構和趨勢掌握全局,做出精準決策
SRE實踐與開發平台指南:從團隊協作、原則、架構和趨勢掌握全局,做出精準決策
本書從最實際、最真實的維運問題開始,例如:「維運的價值是什麼?SRE只能拿香蕉嗎?維運團隊該跑敏捷嗎?該值班還是待命呢?」等常見且務實的問題,接著介紹如何讓開發與維運之間有著明確且標準的介面,提供更實際且真實的經驗,搭配大量的看圖說故事的方法,讓人力匱乏的狀況之下,穩定且有章法、有策略地往前進,並引導讀者如何看清一個局,協助團隊往適當的方向前進。最後,作者以SRE與架構師的角度,用軟體工程與架構設計的系統性思維,討論如何設計內部開發平台及產品化的思路。
【本書精采維運論點】
✪SRE會包山包海的「稀缺資源」,卻只能獲得香蕉嗎?
要會架構設計、部署應用程式、監控系統建置、值班、On-Call,很稀缺但薪資水準卻讓人覺得不如歸去嗎?
✪星期五不應該部署嗎?
這是業界不成文的共識,為了減少部署事故,因而週末加班,出發點是風險管理,但也有人認為應該可以在任何時間部署,兩派誰是誰非?棋該怎麼下?
✪維運團隊該用Scurm、Kanban、Waterfall嗎?
現代軟體開發有很多框架,SRE一半的時間在開發、一半在維運,應該用哪個方法?
✪大樓理論
SRE處理現場問題,須精準掌握系統架構,而描述架構的方法從生活中就可以找到。軟體架構的概念源自於建築業,直接類比於建築是最直覺的。
✪平台工程標準化
應用程式都有兩種層次介面,一是給使用者的公開介面,如Web API、標準函式庫;另一種是團隊看到的內部介面,如Config、CLI,只有標準化才能產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