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澤賢治(1896~1933)
出生於日本岩手縣,盛岡高等農林學校畢業。是童話作家、詩人,農業指導家、教育家、作詞家,也是名虔誠的佛教徒與社會活動家。
宮澤賢治終生獨身,在短短三十七年的生涯中,創作了近百篇童話和超過千篇詩作,但生前僅出版過童話集《要求特別多的餐廳》和詩集《春天與修羅》,辭世後,其他作品才由家人和朋友整理出版,得到文壇很高的評價,是一位死後才成名的悲劇性作家。有人說他的文學被他肉體生命之火點燃,才得以誕生。
他的人和作品一樣,單純而複雜,一生除了文學創作,也致力於農業改良運動,把自己奉獻給家鄉和土地。有人評論他「將趣味寫給了兒童,將對社會的諷刺與進言寫給了青年,將宗教的平和與慈悲寫給了老人」。他的作品在日本家喻戶曉,多篇作品入選小學語文教材,長年名列日本人最喜愛的作家之一。
小川未明(1882~1961)
本名小川健作,出生於日本新潟縣。1902年,二十歲的小川未明離鄉就讀東京專門學校(早稻田大學的前身),在學期間開始創作小說,二十二歲發表處女作〈漂浪兒〉,獲得恩師坪內逍遙青睞,並賜他雅號「未明」。
小川未明提出的「童心主義理論」,認為童話應從童心出發,尊重兒童的世界觀,成為兒童文學史上重要的創作觀,對日本童話發展具有開創性的卓越貢獻。他於1910年出版第一本個人童話集《紅船》,打破舊時代日本童話重視說教以及無法擺脫民間故事窠臼的傳統,開啟童心主義童話的風潮,形塑了近代童話的風格,因此獲得「近代童話之父」的美譽。他一生創作1182篇童話,被喻為「日本的安徒生」。
1961年他因腦溢血辭世,在他逝世三十年後,「小川未明文學賞」設立,紀念他的貢獻。
壺井榮(1899~1967)
出生於1900年日本香川縣的小豆島,共有十個兄弟姊妹,父親是做當地特產醬油的油桶製造商。壺井榮上小學時父親的工廠倒閉,經濟拮据。她一邊上學一邊幫人照顧小孩,支撐自己到高等小學校畢業(相當於現在的國二)。其後,她在當地的郵局和村公所工作,成年後才上東京投靠同鄉。壺井榮在東京與同鄉的詩人壺井繁治結婚,受丈夫和周圍文學同道的影響,啟發她關心社會和對寫作的興趣。壺井榮的著作範圍廣泛,包括成人文學與兒童文學。前者有反戰文學的代表作《二十四隻瞳》,還有《曆》、《雜居家族》和《妻之位》等小說和散文。後者除了《明天的風》之外,還有《長柿子樹的家》、《坂道》等短篇故事和《沒有母親的孩子與沒有孩子的母親》等長篇故事。她曾獲得藝術選獎文部大臣賞、新潮文藝賞、女流文學者賞等榮譽,1967年因病逝世。壺井榮是二十世紀日本的代表作家之一,她的文學被譽為庶民的文學暨母性的文學,文筆簡潔活潑,不但發揚反戰精神,更充滿對人間的愛與熱情。
椋鳩十(1905~1987)
本名久保田彥穗,出生於日本長野縣下伊那郡喬木村,小時候常跟隨愛好大自然、經營牧場的父親一同狩獵。長大後穿越山林之間,多方聽聞獵人與樵夫等山林住民述說野生動物生態,還親自飼養了多種動物、書寫觀察日記,這些經驗點點滴滴在他心中發芽,茁壯成日後為動物發聲的動力,也讓他成為開創動物文學領域的鼻祖,以真實有溫度的筆觸,寫下眾多感人肺腑的作品。
椋鳩十的多篇作品收錄於日本中小學教科書,亦為日本文部省指定推薦給中小學生的課外讀物,曾榮獲國際安徒生獎國內獎、赤鳥文學獎、小川未明文學獎勵獎、文部大臣獎勵獎、產經兒童出版化獎等。
在擔任鹿兒島縣立圖書館館長時,推動「母子二十分鐘閱讀運動」,帶動了家庭讀書風氣,加深親子間情感,珍視生命之美好。榮獲勲四等旭日小綬章殊榮,為喬木村榮譽村民第1號。
為了紀念他在兒童文學上的成就,他的故鄉喬木村建有「椋鳩十紀念圖書館」和附設紀念館,
而他為之奉獻一生的鹿兒島,也建有椋鳩十文學紀念館,並於1991年至2014年舉辦「椋鳩十兒童文學賞」。
新美南吉(1913~1943)
出生於日本愛知縣半田,童話作家。與宮澤賢治齊名,日本兒童文學研究者石井桃子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北有宮澤賢治,南有新美南吉。」
新美南吉終生獨身,英年早逝,去世時只有三十歲,但留下經典作品無數。他的童話代表作有〈小狐狸買手套〉、〈狐狸阿權〉、〈去年的樹〉、〈花木村和盜賊們〉等,很多作品都被選入日本小學的語文教材。他的童話多為表現庶民素樸善意的人間性,以及對他們的禮讚,極具人情味和故事性,被譽為寫「現實故事的高手」。
家鄉的自然風土,造就了南吉非凡的感受力,而複雜的家庭環境和貧困、身體虛弱等生活背景,又使得他在作品中,對處於不同生存狀態的人或動物寄予無限的同情與共鳴。在他的家鄉愛知縣,建有「新美南吉紀念館」,紀念他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