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學者
自學&親子

假新聞判讀三部曲:新時代判讀力x新生活判讀力x新媒體判讀力(套書限量版)

假新聞判讀三部曲:新時代判讀力x新生活判讀力x新媒體判讀力(套書限量版)

$900

ISBN:4712966623969
出版日期:2020/03/24
尺寸:140x210x0mm

庫存=0
運送方式:

下單後立即採購,需5-7個工作天。

謠言像病毒一樣四處蔓延,你無法消滅病毒,但可以強化自己的抗體!
2020年,一場瘟疫席捲全球,舉世恐慌,人們對於病毒一時束手無策,卻偏還要遭受假新聞的侵擾──
☠中國抗SARS專家建議以鹽水漱口預防武漢肺炎?
☠網路群組謠傳趕製口罩會將影響衛生紙生產?
☠武漢肺炎會透過寵物或是信件、包裹感染人?
☠大蒜、芝麻油、紅茶、普洱茶、愛滋藥物可以防範冠狀病毒?
傳染病的疫情有待專家來解決,但對於假新聞來襲你必須有自保能力,就讓科學新聞解剖室用36則案例,帶領你安然度過層出不窮的「假新聞疫情」。


即使知識隨處可得,卻不表示人們就掌握了知識。
史上最受歡迎的破解偽科學與流言的專欄,重新整理36篇與日常生活最切身相關的打臉文,左打媒體亂象,右搧內容農場,闢謠解惑,端正視聽,拯救萬千迷惘的靈魂。

【獨家首創!】盤點6種做假手法、8種不得不當心的廣告伎倆、25種假新聞類型,綜合評比科學偽新聞指數,讓你學會一眼看穿真偽、辨別優劣,身懷「科學判讀力」、「媒體判讀力」兩項利器,從此盡覽報章雜誌、漫遊網路世界不受騙!

沒有人能正確判斷每一則科學新聞的真偽,
也沒有人能輕易認定所有食安或健康訊息的對錯,
你唯一的應對之法,就是抱持著質疑的態度──
或者,追隨科學新聞解剖室,學習判讀的能力
──用科學思惟讓假新聞無所遁形,讓自己的人生不再被誤導,才能好好活在這個新時代!

本書特色

★「科學新聞解剖室」精彩作品大集結
★108課綱「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核心能力養成必備參考
★學會判讀力,不怕2019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疫情的謠言威脅
★PanSci科學新聞網:「最受歡迎的破解偽科學與流言專欄,也是泛科學成立6年來最好的禮物。」

各界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王維菁 臺灣師大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朱家安 沃草公民學院主編、哲學雞蛋糕腦板
吳豐維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臺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李旺龍 成功大學材料系暨奈微所教授、科技部科普活動推廣規劃案主持人
李家維 清華大學特聘教授、《科學人》總編輯
李偉文 牙醫師、環保志工、《看新聞學思考》作者
李雪莉 《報導者The Reporter》總編輯
林陳涌 臺灣師大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洪振方 高雄師大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胡元輝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臺灣事實查核中心諮議委員
徐美苓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特聘教授
郭至楨 中廣新聞網節目主持人
陳順孝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副教授
黃兆徽 華視新聞部經理、臺灣事實查核中心前總編審
黃貞祥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哲斌 新聞工作者
楊士範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
楊谷洋 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暨STS中心主任
楊倍昌 成功大學醫學院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教授
雷雅淇 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趙軒翎 《科學月刊》執行總監兼副總編輯
鄭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賴以威 臺灣師大電機系助理教授、「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鍾昌宏 12年國教課綱審議委員、臺中市自然與生活科技輔導員
簡妙如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藍偉瑩 臺東均一實驗高中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
顏聖紘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關尚仁 世新大學科學傳播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

好評推薦

★鄭國威:「針對科學新聞中層出不窮的陷阱一一盤點,提供我們防身指南。看完絕對會讓你的科學素養大大躍進。」

★顏聖紘:「科學新聞解剖室挑選了許許多多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時事生活議題來解剖,帶領大家『看門道』,還有『摸眉角』。經過這樣的洗禮以後,我們可以知道如何閃開那些拍咪啊和髒東西。」

★黃貞祥:「書中針對網路上一些似是而非、如病毒般散播的資訊的嚴謹打臉文,我們應該要瘋狂分享。『打臉』文式的科學傳播方式,應用得當也不失是推展科普的好方法。」

★賴以威:「如果你只是快速瀏覽,會覺得它是要踢爆各種新聞中的偽科學。但仔細閱讀就會有更深一層的體悟。你會發現,它是秉持著『做研究』的心態所撰寫。」

★朱家安:「這些書得以出版,顯示我們的生活環境依然充斥著沒道理的說法和種種科學的誤解、迷思。科學新聞解剖室不惜得罪一卡車人,也要抵禦這些錯誤。」

★吳豐維:「在科學假新聞的研究領域裡,黃俊儒教授是臺灣用力最深的學者,他長期率領團隊監看與分析臺灣科學傳播裡的亂象,不僅提出批評也提出解方。」

★雷雅淇:「在這樣艱困的傳播環境之中,我們真的能有還手的餘地嗎?──還好還好,你打開了這本書。」

科學新聞解剖室

✪科學新聞解剖室官網 scienceanatomy.blogspot.tw/p/blog-page.html
✪PanSci泛科學專欄   pansci.asia/archives/author/scinews

「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僅是快門的一瞬間。」

這是以推動優質科學傳播工作為己任的科學新聞監督平臺,結合了許多不同領域的科學專家及義工,目的是用一般民眾都能理解的語言,帶領大家推敲科學新聞的疑點,鼓勵大膽懷疑眼前的科學新聞,避免錯誤報導繼續蒙蔽我們的視聽。

已出版《新時代判讀力:教你一眼看穿科學新聞的真偽》(2016)、《新生活判讀力:別讓科學偽新聞誤導你的人生》(2018)、《新媒體判讀力:用科學思惟讓假新聞無所遁形》(2020)。

【解剖員陣容】
解剖員001/黃俊儒 「科學新聞解剖室」創辦人兼長工,在臺灣西部的大學教書,以科學傳播工作為職志。

解剖員002/賴雁蓉 「科學新聞解剖室」長工2號,中文專長,多年前潛入科學傳播領域,纏鬥至今。

解剖員003/李 暉 東部知名大學教授,科學教育與化工專家,擅長以犀利的觀點針砭生活中的化工之謎。

解剖員004/賴宣儒 國際戰略專長,喜歡科學、跑步與美食,現任職於公部門,並持續擔任科學新聞解剖室的臥底。

解剖員005/陳柏廷 生物化學專長,離開實驗室後,在服研究替代役和打排球的日子裡,繼續為專業的科學生涯努力。

解剖員006/羅紹桀 傳播專長,曾任PanSci泛科學實習編輯,無法抗拒吸收冷門知識時的生理快感,興趣是利用科學理論煉成料理。

解剖員007/雷雅淇 科學教育專長,PanSci泛科學編輯,在科學傳播裡打怪練功衝裝備,為坐穩科學傳播的明日之星做準備。

解剖員008/黃馨慧 傳播專長,長期關注媒體生態與網路社群,重視訊息與大眾的關係,相信再糟糕的環境都有辦法開出燦爛的花。

解剖員009/林瑋珊 教育專長,對於生活中的科學議題觀察敏銳,絕招是用猛翻白眼來對混淆視聽的言論做出立即反應。

解剖員010/顏煜東 資工與救災專長,習慣把《科學人》當飯吃,祕技是能隨時從腦中調閱科學知識,目前是一名專業消防員。

解剖員011/蔣維倫 生物、醫藥和化學專長,PanSci泛科學專欄作家、衛福部衛生福利政策研究學者,喜歡貓。

解剖員012/潘昌志(阿樹) 「震識」共同創辦人兼副總編輯,熱愛地球科學,常於「地球故事書」部落格說書,並在各科普專欄分享地科大小事。

解剖員013/顏吉鴻(Y博士) 任職中研院,正港臺灣出產天文博士,專長恆星形成、天文儀器及軟體研發,偶爾寫寫科普文,點綴天文人生。

解剖員014/簡克志 材料系科學背景,後轉進傳播領域,正在學習當科學與傳播的搭橋人,喜歡科幻與美食。

解剖員015/羅尹悅 主修公眾科學傳播,受「科學新聞解剖室」創辦人的精神感召而入伍,深刻體驗「理論」與「實務」之間的自在。

解剖員016/楊仕音 病毒遺傳專長,週間為科普、專利「正派雙修」人,週末變身畫家,現為「Tone識」新創團隊的品牌顧問兼知識導遊。

解剖員017/蔡旻諭 PanSci泛科學實習編輯。大學主修生命科學,研究所跳槽科學教育,目前正努力想要聰明又科學地活著。

解剖員018/陳儀珈 文科轉戰理工又跳槽到科學教育的雜學者,語文是長處,科學是熱情,電腦是生命。

解剖員019/隋昱嬋 主修傳播,喜愛剖析事物本質,追根究柢,對於科學傳播理念深感認同,畢業後走入新聞業,目前擔任文字記者。

解剖員020/蘇芸巧 「科學新聞解剖室」長工X號,在組織裡努力將自己磨亮的小螺絲釘。

解剖員021/范育綺 大學主修哲學,期間體認到媒體識讀與公民教育的重要,立志在教育界耕耘灌溉。

解剖員022/羅沐深 北漂的廣告製片助理,喜歡以科學角度觀察不常受到注意的小事,期望能以影片影響人們去做對的事。

解剖員023/曾雅榮 物理學背景,近年轉進科學哲學與科學史領域,因緣際會接觸了科學傳播,也熱愛跑步與足球。

解剖員024/許芝旖 在文科及理科間遊走的大學生,對追求真相有很大的執著,希望能將所學運用在科學傳播上。

黃俊儒/總策劃

中正大學通識中心教授,科學傳播教育研究者,PanSci泛科學及udn鳴人堂專欄作家。
✪udn鳴人堂專欄  opinion.udn.com/author/articles/1008/336

假新聞判讀三部曲:新時代判讀力x新生活判讀力x新媒體判讀力(套書限量版)

$900
瀏覽紀錄
瀏覽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