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學者
自學&親子

十月的天空(2024全新修訂版):一位NASA科學家的逐夢少年歲月

十月的天空(2024全新修訂版):一位NASA科學家的逐夢少年歲月

$500

ISBN:4713510944288
作者:希坎姆
譯者:陳可崗
出版日期:2024/01/17
尺寸:210x148x19mm

庫存=0
運送方式:

下單後立即採購,需5-7個工作天。

全新修訂,新增作者再版序言
 
ARRC 前瞻火箭研究中心創辦人吳宗信熱情推薦
《紐約時報書評》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電影「十月的天空」原著
 

這是一本給人自由、勇氣與希望的勵志好書,
我們將發現,
有時候,單單一個夢想就足以照亮整片天空。
 
1957年10月,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枚人造衛星旅伴號,
這枚衛星不僅震驚西方世界,開啟了太空時代的大門,
也劃過美國西維吉尼亞州逐漸凋零的產煤小鎮煤林鎮的上空,
引燃了一個少年的熱情盼望。
 
鎮上的少年桑尼原本對前途茫然未知,
小小的心靈從此孕育了一個夢想:送火箭上太空。
擔任煤礦場監督的父親對桑尼沒有太大的期望,
然而母親卻堅決要讓他從此擺脫煤塵瀰漫的灰濛煤林鎮。
桑尼邀集一群氣味相投的朋友,不屈不撓研發與試射火箭,
從一開始用金屬廢料七拼八湊,到努力找書研究、反覆測試,
到最後製造出結構精密的火箭,
一路走來,有挫折、有痛苦也有歡笑,
不僅摸索出什麼是科學,也把整個鎮緊密團結在一起,
就在熊熊火箭衝破陰霾天空的剎那,桑尼與煤林鎮從此都不再相同。
 
美國航太總署退休工程師桑尼‧希坎姆
寫出了成長中衝突矛盾的親情、志同道合的友誼、
春風化雨的師恩、情竇初開的戀愛所交織出的溫馨動人故事。
帶領讀者一同見證這趟築夢與逐夢的旅程。  
 
推薦語

不久以前,我到加州的太空X公司參觀,許多年輕工程師圍上來,紛紛告訴我說,他們選擇航太工業,主要是受到《十月的天空》的影響。 ──本書作者為中文版新寫序言
 
如果說我現在敢進行上天的挑戰,有一半的勇氣與堅持應該要歸功於《十月的天空》感人的故事! ──吳宗信 交通大學機械系特聘教授、ARRC 前瞻火箭研究中心創辦人
 
「母親的態度」對孩子的成就,非常重要
美國航太總署的總工程師希坎姆,在他退休以後寫了一本自傳《十月的天空》。在這本書中,他說他之所以能夠從貧窮的煤礦小鎮學校脫穎而出,拿到西維吉尼亞州科學展覽的第一名,跟他的母親有關。
他當年為了研發比較有效的炸藥,使火箭飛得高一點,曾經把他們家的熱水爐給炸掉了,他當時非常緊張,以為一頓「竹筍炒肉絲」跑不掉了,害怕得不敢回家。
當他餓得受不了,硬著頭皮回家時,想不到他的媽媽居然沒有罵他,只跟他說:「我早就告訴你父親這個熱水爐要換了,他都不聽,現在他必須要買一個新的了。」
他聽了非常感動,決定一定要將火箭發射成功來報答他媽媽,他母親的態度改變了他的一生。 ──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好棒的故事……挑動了每個人的心弦。 ──《費城詢問報》
 
這是一段震撼人心的故事……
為我們捎來了「希望」的消息。
從這群勇於突破框架的小男孩身上,
或許我們都能學到一些東西……
下定決心,讓夢想怒吼,衝向天際! ──《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
 
極其迷人的回憶錄……
喚起我們對一個過往時空的回憶,
充滿甜蜜、真誠和感情。 ──《紐約時報》書評
 
一拿起來翻閱,就欲罷不能! ──《路易斯維爾觀察家》

希坎姆Homer H. Hickam, Jr.

1943年出生於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煤林鎮,雖為礦工之子,卻不甘於把未來置於地下礦坑,夢想造出遨翔於太空的火箭,在老師的鼓勵下,與同伴進行無數實驗,製造出精密的火箭,在家鄉發射,一舉成名。成年後終於成為航太工程師,並在1981到1998年間任職於美國國家航太總署,擔任國際太空站計畫的任載荷培訓管理。

《十月的天空》是他對少年時光的回憶錄,曾是《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的書籍,在美國及許多國家,都是學童的指定讀物。依此書改編的電影「十月的天空」,在1999年於全球上映。

陳可崗

生於廣州,成長於台灣最艱困時期,曾就讀海軍官校,台大物理系畢業,美國普度大學物理博士,主修實驗固態物理。曾任教於清華大學,後移居美國,任職電子工程師。 工餘及退休後,輒常撰寫科學新知投刊於海外華文報紙。 譯作有《十月的天空》、《觀念物理IV:聲學.光學》、《觀念物理V:電磁學.核物理》、《數學妖法》、《阿基米德幹了什麼好事!》、《質數魔力(上)-橫跨兩世紀的狂熱》、《質數魔力(下)-百萬美元大挑戰》、《居禮們:一個傳奇的家族》、《時光旅人》等(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十月的天空(2024全新修訂版):一位NASA科學家的逐夢少年歲月

$500
瀏覽紀錄
瀏覽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