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學者
自學&親子

宋詞的文學植物筆記

宋詞的文學植物筆記

$350

ISBN:9786269771196
作者:潘富俊
出版社:小鯨生活文創
出版日期:2024/03/01
尺寸:210x150x13mm

庫存=0
運送方式:

下單後立即採購,需5-7個工作天。

文學* 25則宋詞典故
科學* 25種植物介紹
美學*125幅精美插畫

詞蛻變自詩,是很優美的文學創作格式;始於唐代,在宋代發展達到高峰,成為宋代的代表文體,稱為「宋詞」。之後每個朝代均出現不少詞作。

歷代文學作品,植物出現的頻率很高,引述的種類也很多。例如,現存最早的詞總集《花間集》,收錄了晚唐至五代的詞作五百首,其中三百二十七首有植物詞句,顯示植物在詞作中的重要性。

認識植物的形態特性、文學背景和歷史典故,在閱讀詩詞時方可觸類旁通、心領神會。

本書選擇宋詞中,引述有台灣常見植物的篇章介紹。選介植物共25種,包含:
原生在台灣的植物7種,如楊梅、梧桐、木芙蓉、蘆葦、芒、紅蓼、楝等。
原產中國大陸,先民引進台灣,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植物種類12種,如薔薇、烏桕、朱槿、橙、金橘、蜀葵、苧麻、鳳仙、菰(茭白)、菖蒲、茜草、艾等。
原產中國以外地區,但早期引進,在各地廣為栽培的植物,如水仙、蔥、黃瓜等。
另有栽培較少,但產品作為大家熟悉的香料、調料、油料,如沉香、花椒、胡麻等。

潘富俊

美國夏威夷大學農藝及土壤學博士。
歷任林業試驗所生物組組長、恆春研究中心(原恆春分所)主任。
曾任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
高雄醫學院(高醫大前身)生物系、福建閩江學院環境規畫系兼任教授,
教授植物分類學、植物生態學等。
工作之餘,喜歡念古書,發現古典詩文常引述和今日名稱大不相同的植物。
潛心考證古文中的植物種類和所象徵的意義,
並發願在文學和植物領域中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樑。
獲2024台灣植物分類學會之終身貢獻獎。

陳玨君

輔仁大學呼吸治療學系畢業,興趣卻是畫畫;過著晚上工作白天做畫的斜槓人生。喜歡以手繪的方式記錄生活點滴,尤其擅長水彩手繪,風格溫馨療癒。更多作品在:IG:chi.kaponpon。

宋詞的文學植物筆記

$350
瀏覽紀錄
瀏覽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