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學者
自學&親子

赫拉巴爾110週年冥誕紀念版三冊套書:過於喧囂的孤獨、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底層的珍珠

赫拉巴爾110週年冥誕紀念版三冊套書:過於喧囂的孤獨、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底層的珍珠

$910

ISBN:9991130525024
出版日期:2024/05/07
尺寸:200x140x50mm

庫存=0
運送方式:

下單後立即採購,需5-7個工作天。

米蘭.昆德拉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最了不起的作家」
二十世紀捷克文學奇才處女作 + 重大轉折之作 + 代表作
赫拉巴爾110 週年冥誕紀念版


他四十九歲才出版第一本小說;他雖然有法學博士的學位,但先後從事過倉庫管理員、鐵路工人、列車調度員、廢紙回收站打包工等工作;他是二十世紀下半葉捷克先鋒派作家最重要的代表,被米蘭.昆德拉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最了不起的作家」。

他是博胡米爾.赫拉巴爾。

過於喧囂的孤獨
捷克文學奇才代表作
「我之所以活著,就為了寫這本書。」
老打包工漢嘉在廢紙回收站工作了三十五年,他把珍貴的書從廢紙堆中挑出來,藏在家裡、藏在腦裡,他狂飲啤酒、啃噬著書本裡的思想和詞句,他從一無所知的青年變成滿腹詩書的老人。韓波的詩文、老子的《道德經》、萊布尼茨的情史,都是他信手拈來的記憶,而康德的話語是他感傷喃喃的聲音。赫拉巴爾深刻描繪打包工漢嘉經歷過的情人、他的工作、他的時代以及他的生命——這是他的 love story。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赫拉巴爾重大轉折之作
一個無名小卒的故事,也是一部捷克的歷史
一個大半輩子都待在旅館飯店的服務生,他服務過貴族、商人、詩人和將軍,他看過富人在旅館包廂裡徹夜飲酒,縱情男女;他看過窮人的手掌撲在泥地裡,摸索著滾落的銅板。二次大戰前後的捷克,局勢詭譎,然而,侍候過公卿將相、皇帝總統的他,卻能從過往行人的表情,準確預知世界的情勢;從車站鏡子裡的一瞥,清清楚楚看到自己的未來。世界在他眼中宛如萬花筒,戰後捷克的變遷是瞬息即變的風景:不可思議的事紛紛成為事實,再紛紛離析成空。他的人生,是這吉光片羽裡的一枚碎片。

底層的珍珠
赫拉巴爾四十九歲正式出版的處女作
十二個故事,宛如深夜時坐上夜行列車,隔壁的乘客無止境地絮語:親人、街坊鄰居的閒聊,以及小鎮上的人們。一個單純到美好的世界。在其中生活的人們如此樸實,貼近某種對生命原始的想像。鋼鐵廠工人、廢紙回收站職工、保險員、教堂看門人……有人享受急馳在路上的樂趣;有人老去了還舔食著生命歡愉的原味;有人會為了難以表達的情緒,而突然撕裂襯衣,將心胸裸露——這些是赫拉巴爾深深愛著的人們。

博胡米爾‧赫拉巴爾(Bohumil Hrabal, 1914-1997)

赫拉巴爾是二十世紀下半葉捷克先鋒派作家最重要的代表;米蘭.昆德拉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最了不起的作家」。

赫拉巴爾四十九歲才出版第一本小說《底層的珍珠》。他雖然有法學博士的學位,但先後從事過倉庫管理員、鐵路工人、列車調度員、廢紙回收站打包工等工作。這些工作經驗為他的小說創作累積了豐富的素材,其作品大多描寫普通、平凡、默默無聞、被拋棄在「時代垃圾堆上的人」。他的一生都和這些人在一起,收集他們的語言精華及故事,在作品中創造出一群平凡而又奇特、光芒四射的人物形象。

「Pábitelé」,「中魔的人們」,是赫拉巴爾自創的新詞,指身處極度灰暗之中、又能「透過鑽石孔眼」看到生命之美的人。正如同名的短篇小說集《中魔的人們》中的小人物,看起來豪放開朗、詼諧風趣,但他們就像中了魔法的人,眼中的世界往往跟現實形成強烈反差,因此更顯得他們處境悲慘。

代表作《過於喧囂的孤獨》被捷克《星期》周刊選為「二十世紀捷克小說五十大」第二名,僅次於《好兵帥克歷險記》。這部醞釀了二十年才寫就的小說,於一九七六年完稿,但遲至一九八九年才正式出版。赫拉巴爾曾說:「我為寫這本書而活著,並為它而推遲了死亡。」

赫拉巴爾的作品經常被改編為電影,目前有《底層的珍珠》、《售屋廣告》、《剪掉辮子的女人》、《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中魔的人們》、《溫柔的粗人》、《天使的眼淚》、《過於喧囂的孤獨》和《沒能準時離站的列車》。其中《沒能準時離站的列車》的同名電影,於一九六六年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售屋廣告》改編的電影《失翼靈雀》,於一九六九年拍攝完成,卻在捷克冰封了二十年,解禁後,隨即獲得一九九〇年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

赫拉巴爾110週年冥誕紀念版三冊套書:過於喧囂的孤獨、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底層的珍珠

$910
瀏覽紀錄
瀏覽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