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學者
自學&親子

我對真理的實驗:甘地自傳

我對真理的實驗:甘地自傳

$399

ISBN:9786263616462
譯者:林真美
出版社:遠流出版
出版日期:2024/05/29
尺寸:210x150x28mm

庫存=0
運送方式:

下單後立即採購,需5-7個工作天。

★印度聖雄甘地親筆自傳
★臺灣唯一自譯版本,流暢易讀,貼近本土當代語言
★20世紀激勵人心最重要的百本書之一
★紐約時報暢銷書
★亞馬遜書店人物傳記類第一名,逾12,000則正評!

追求真理的人,應將自己看得比塵埃更不如,
應當謙卑到被塵土所踐踏。
唯有如此,人們才得以瞥見真理。
 
本書為甘地親筆撰寫的自傳,以平實的文字敘述他傳奇的人生歷程。
 
甘地以他的出生、成長為起點,詳述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求學生涯,一直記錄到他後來參與的政治活動,完整闡述了他的人格特質與其堅守的理念。
 
書中隨處可以見到他對於「真理」信念的追求及實踐:他誠實寫下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並且為自己的過錯深感懺悔,包括說謊、貪圖情慾、違背誓約、眷戀物質等等。
 
甘地在書中表示,他的價值觀只有簡單的兩個詞:真理,非暴力。他談論了自己的挫折和信念,闡述了自己「非暴力」的思想,為他的非凡人生留下擲地有聲而不斷流傳的見證。
 
透過書中的記載,讀者能深入了解甘地的信念是如何形塑而來,看見甘地如此溫和而謙卑的人,竟飽含無比強大的力量,帶領整個國家獨立,並運用他的道德力量改變了整個世界。
 
本書影響了後世眾多民權運動人士,包含達賴十四世、南非的曼德拉與屠圖主教、緬甸的翁山蘇姬、美國的馬丁‧路德‧金恩博士、菲律賓的班尼格諾‧艾奎諾二世、波蘭的華勒沙等。他們遵循甘地的理想,學習他的人生哲學,按照著他的故事實踐理想,帶領自己的國家和追隨者脫離強權的壓迫和歧視,獲得更自由獨立的生活。

溫和且堅定推薦

沈芯菱╱2022年諾貝爾和平獎被提名人
吳家德╱NU PASTA總經理、職場作家
林薇╱NGO小紅帽&月經博物館創辦人
楊斯棓╱醫師、《要有一個人》作者
鄺麗君╱美國非暴力溝通認証培訓師

全球菁英一致推薦

★甘地名言:「成為你想看見的改變」影響我的人生。但如何改變?答案就在書裡面。沈芯菱╱2022年諾貝爾和平獎被提名人

★ 在紛亂的世界裡,甘地終其一生的追求,驗證了以愛取代對抗的希望。林薇╱NGO 小紅帽&月經博物館創辦人

★基督給了我們目標,而甘地提供了方法。馬丁‧路德‧金恩博士

★我很清楚,如果不是甘地以及他向美國與世界分享的訊息,或許今天,我就無法以美國總統的身分站在這裡。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於2010的演講

★後代的人一定很難相信,世界上竟然真的出現過這樣的血肉之軀。他沒有任何政治頭銜,卻飽含偉大的精神。愛因斯坦

★全人類良知的代言人。是他,使謙遜與真理的力量超過了強權的力量。美國前國務卿馬歇爾

★ 他說自己追求的真理是根植於對神的奉獻;因為他希望能夠更接近這股神聖的力量,於是他選擇用簡單的生活尋求純淨,選擇沒有暴力的人生。所以他將這本書命名為《我對真理的實驗》,也讓追隨他腳步的人能夠有所依循、參考。亞馬遜網路書店

穆罕達斯‧卡朗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1869年出生於印度西部,19歲時赴倫敦大學主修法律,畢業後在孟買執業,後至南非工作,目睹當地印度移民權利遭到剝奪,逐漸形成公民不服從以及非暴力抵抗的意識,從此展開社會政治運動。
 
一戰結束後他參與印度國大黨的獨立運動,以不服從、不合作、絕食抗議等方式引起國際關注,多次遭到英國政府逮捕。1930年,為了抗議殖民政府的食鹽公賣制,甘地率領抗議民眾徒步從德里走到艾哈邁達巴德海邊,許多印度民眾寧可走到海邊取鹽,也不願意繳稅給政府。這是甘地發起的抗議遊行中最有名的一次。
 
1947年,他與英國駐印度最後兩任總督合作制定印度獨立與分治方案,並於8月15日公佈,印度也正式獨立,此時開始有追隨者尊稱他為聖雄。政權交接那天,甘地沒有慶祝,而是獨自為了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分治而傷心。許多人對分治方案不滿,將其怪罪給甘地。1948年1月30日,一名印度教狂熱份子朝他開槍,結束了甘地偉大的一生。他中彈倒地時,仍然以手勢表示寬恕兇手,貫徹了自己的信念。

王敏雯

台灣師範大學筆譯組畢業。

我對真理的實驗:甘地自傳

$399
瀏覽紀錄
瀏覽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