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學者
自學&親子

為什麼大人常常說「不行」?:親子溝通對話指南

為什麼大人常常說「不行」?:親子溝通對話指南

$350

ISBN:9786267476406
作者:陳培娟
譯者:潘芷琳
出版社:小宇宙文化
出版日期:2025/02/27
尺寸:215x260x8mm

庫存=0
運送方式:

下單後立即採購,需5-7個工作天。

這樣溝通,不再委屈氣噗噗!
讓孩子理解「不」的背後,是愛與關心
 
當小象聽到「不」時,彷彿世界天翻地覆!他跺腳、鼻子冒煙,甚至肚皮氣得打滾翻上天!本書透過充滿活力的插畫和引人入勝的故事,帶孩子們走進「不」這個詞的奇妙世界,揭示它背後豐富的情感與不同的意義。
「不」有時是媽媽溫柔的「還不行哦」,幫助我們學會等待;有時是拉長聲音的「不~~~!」提醒我們注意安全;甚至是堅定的聲音,用來守護自己的空間,或勇敢說出改變世界的渴望。
透過幽默與智慧的故事情節,小象陪伴孩子一同學習,如何面對不同情境的「不」,並懂得用一個簡單的詞——「為什麼?」平復內心的激動情緒,發現更多的可能性。
孩子將在故事中感同身受,與小象一同體會挫折與成長,逐漸發現「不」其實是愛的表現——它幫助我們理解界限、學會關心自己與他人。這本書不僅探索了情緒與溝通的重要性,更成為親子之間互相理解與對話的溫暖橋梁。
除了閱讀這個充滿趣味與啟發的故事,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為什麼我們需要說『不』?」以及「有沒有其他更舒服的表達方式?」透過這些簡單而深刻的對話,孩子和大人都能在愛與尊重中,收穫成長的智慧與力量!
幾乎涵蓋了所有父母說「不」的意思。—美國亞馬遜讀者
 
本書特色
➀ 溫暖幽默,增進親子溝通的最佳繪本
.幫助孩子理解「不」在不同情境中的多種意義,如「還沒有」、「請稍等」,減少情緒困擾或誤解。
.「不」是很難接受的詞彙,即使對成年人也是如此。鼓勵家長與孩子討論「不」的不同涵義,增進親子溝通。
 
➁ 可愛圖文,引發孩子共鳴
.可愛的小象鮮明呈現出孩子的反應,如張開耳朵、跺腳等,讓孩子超有共鳴,增強閱讀興趣。
.真實生活經歷改編,書中場景和經歷讓家長和孩子有共感,是屬於每個家庭的故事!
 
➂ 多層次閱讀體驗
.情節豐富,涵蓋不同情感狀態和反應,在親子共讀中促進互相理解和討論空間。
.書中提到的場景,如「不砍伐樹木」、「不亂丟垃圾」等,讓孩子在理解「不」的過程中,學習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
 
3-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行閱讀,有注音。
六大領域分類:社會、情緒
六大核心素養分類:表達溝通、覺知辨識、自主管理

陳培娟(Dazzle Ng)
 
一位熱愛故事的創作者、一名母親,亦是擁有豐富職場經歷的行銷人員。以優異的成績從馬尼拉雅典耀大學畢業,她將課堂外的教育歸功於父母總是讓家人花在三件事上:書、食物和旅行。
 
她曾為聯合利華和哈瓦那等全球知名品牌效力,並擔任過雜誌的副出版人及副主編,她在每份工作中都偷偷寫文章並發表。隨後,她加入東南亞最大的育兒社區 theAsianparent,擔任區域內容和公關的重要職位。
 
身為華裔菲律賓人,她以自己的文化背景為基礎,成為一位用文字講述動人故事的創作者。已出版的作品包括《為什麼大人常常說「不行」?》以及即將推出的《When a Rhino Has to Wait》(暫譯:當犀牛必須等待)。她對寫作充滿熱情,尤其對大象這種溫柔而堅韌的動物情有獨鍾,並將其成為她繪本首作的主角,展現出對孩子們世界的深刻洞察。

潘芷琳(Jocelyn)
 
曾為第一線幼教現場工作者,任教於美國加州蒙特梭利幼兒園,並擔任托育中心負責人。因為接觸蒙特梭利教育,而愛上蒙特梭利,並將教學理念與方法運用在自己兩個孩子身上。現為蒙特梭利教育推廣者,經常於粉專「蒙特梭利媽媽在北加」推廣蒙特梭利、正向教養理念,亦分享自己與兩個孩子的親子互動故事,透過真實故事,讓讀者了解蒙式教育理念在家中的執行與落實。除了教學理念的傳達,也喜歡將充滿挑戰、雞飛狗跳的育兒生活與讀者分享,傳達不完美的存在很正常,勇於接納自己與孩子,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事。
 
擁有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教育領導碩士學位,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士學位,以及AMI國際蒙特梭利3-6歲主教認證和PDA正向教養家長講師認證。曾任Leport Montessori School主教老師,Ms. Pan Montessori托育中心負責人,現任Circleby Circle玩中學專案總監。著有《我不是故意不打招呼:走進孩子內心的蒙特梭利人際互動繪本》。

為什麼大人常常說「不行」?:親子溝通對話指南

$350
瀏覽紀錄
瀏覽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