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學者
自學&親子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200名托兒所至國高中教師現場直擊:手機陪伴長大的孩子,已經或即將成為怎樣的大人?家長、企業主管必讀。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200名托兒所至國高中教師現場直擊:手機陪伴長大的孩子,已經或即將成為怎樣的大人?家長、企業主管必讀。

$460

ISBN:9786267505472
作者:石井光太
譯者:李友君
出版社:任性出版-大是
出版日期:2025/04/02
尺寸:210x148x16mm

庫存=0
運送方式:

下單後立即採購,需5-7個工作天。

◎大聲惹事的孩子變少,取代的是不爽就直接走出教室的「沉靜鬧事」。
◎只會玩電動,不知道怎麼跟「真人」玩。扮家家酒遊戲正在消失。
◎放學後不在路上逗留,馬上回家。因為……。
◎沒有夢想,只想當打工仔。「反正住家裡不花錢,打工就能過日子。」
 
作者石井光太為日本紀實作家,長期關注文化、歷史及社會現象,
同時也創作童書、紀錄與孩子有關的教育與生活樣態。
 
這幾年來,他經常聽到父母沮喪的表示自己越來越不懂孩子。
企業也傳出同樣心聲:越來越不懂現在的社會新鮮人在想什麼。
 
他發現,大人就算知道網路或AI的存在,但對於這群
「被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的人格是如何發展,了解卻是微乎其微。
 
作者因此針對托兒所到大學、超過200名教育第一線人士,進行訪談和調查。
讓大家了解,這群已步入或即將入社會的數位原住民(他們一出生就有網路),
是怎麼變成現在的模樣,即將成為怎樣的大人?
 
◎只有糖果變甜,鞭子逐漸消失
‧放學後不在路上逗留,馬上回家。只因同學約在線上遊戲集合。
‧體育課運動量日減,骨折率提高,因為不能準確判斷球速和距離,常被球打到。
‧事事吹捧子女的父母越來越多,讓孩子養成誇我症候群,不被誇就翻臉。
‧因為拒學,請假理由越來越荒唐。想躲到保健室?人數多到得先預約。
 
◎同班好幾年,卻不記得同學的名字
過去,學校是交友的地方,如今在網路上更容易找興趣相投的朋友,
一個高中生平均擁有9個社群帳號:食友、深友、新友、網友……
老師想幫全班辦畢業派對,同學反應卻是「沒意義」、「浪費時間」、「無話可說」。
 
◎沒有夢想,只想當打工仔
二十多歲男性中,有七成沒有情人,四成沒有戀愛經驗,
很多高中生甚至把動漫角色當愛人。理由是?你絕對想不到。
 
高學歷不再是目標:成績能上哪就去哪;要是報考卻落榜,報名費就白花了;
「我只想去離家近的學校。」、「反正住家裡不花錢,打工就過得去」;
為什麼不努力一點?高中生會說:
「我的天生規格只有這樣,追求夢想沒意義。」
 
超過200名托兒所至國高中教師,教育現場直擊,
這群隨時都能待在網路上的孩子,跟你我有什麼不同?
家長該怎麼面對、主管該怎麼調整相處方式? 
日本紀實作家,帶你認識這些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
 
好評推薦
 
利眾公關集團董事長、政大廣告系兼任教授/嚴曉翠
虎尾科大語言中心教授、「文科教授跨域國文學習筆記」粉專版主/王文仁
「我的『思』房筆記——教學、閱讀、Fun」粉專版主/蔡思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教授/張鑑如
親職教育講師/魏瑋志(澤爸)

石井光太
 
1977年出生於東京。2021年以《兒童安寧療護的奇蹟》榮獲新潮紀錄大獎。主要著作有《遺體:日本311海嘯倖存者化悲慟為力量,安置熟人遺體、重建家園紀實》、《「鬼畜」之家:那些殺死親生骨肉的雙親們》、《43次的殺機:深入解析川崎國一男學生凶殺案》、《實錄:誰殺了國文能力?》等。
 
另外還有《我們為什麼要上學?從馬拉拉.優薩福扎伊的聯合國演講來思考》等多部童書。

李友君
 
日文專職譯者,期盼能夠藉由跨語言的力量,讓更多人體會到學問的奧妙之處。譯有《10天救回高中英文》、《用寫的冥想法》、《麥肯錫思考模型活用法》、《這樣想事情,你會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

智慧型手機養大的孩子:200名托兒所至國高中教師現場直擊:手機陪伴長大的孩子,已經或即將成為怎樣的大人?家長、企業主管必讀。

$460
瀏覽紀錄
瀏覽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