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教學者
自學&親子

我們想要什麼?:一個心理師與促成改變的十二場談話,看見內在渴望,擺脫失序人生

我們想要什麼?:一個心理師與促成改變的十二場談話,看見內在渴望,擺脫失序人生

$480

ISBN:9786263497733
譯者:蔡孟璇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24/08/29
尺寸:210x148x0mm

庫存=0
運送方式:

下單後立即採購,需5-7個工作天。

明知他不適合,還是繼續跟他在一起?
為了工作付出一切,才能證明自我價值?
 
我們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想要的太多,
卻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了解你的欲望,才能活出真實自我──
 
家境富裕、生活美滿的社交名媛泰莎,臨終前才承認自己說了一生的謊言;已婚的傑克必須透過花錢找伴遊,才能維繫自己的婚姻;遭到約會強暴的亞絲翠,不明白自己為何沒有求救……他們都是心理治療師夏洛特·福克斯·韋伯(Charlotte Fox Weber)的客戶,其背景和困擾各不相同,但所有人都被一個共同的問題糾纏:「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欲望是一面鏡子,反映出你的真實自我
生而為人,我們有各種欲望,有的欲望相當普遍(想要被愛、想要被關注),有的欲望則相當矛盾(想有歸屬感,但也想保有自由),以及那些不應該想要的欲望。
 
因此,我們不會把所有欲望展現出來,對於不符合社會規範或自我信念的欲望,我們往往會否認、隱藏或壓抑,然而無法實現的欲望不會消失,只會變形,就像書中渴望被他人認同的思茵,將自己變成了一個工作狂;莎曼莎和男友之所以頻繁吵架,是為了重拾過去的激情──事實上,那些祕密的欲望,才是通往內心真實自我的關鍵。
 
▍走進諮商室,是為了理解和接受原本的自己
一名心理治療師邀請我們走入她的諮商室,她以富含文學性的視角,透過十二位案主的故事和諮商過程,專注探索愛與被愛、權力、關注、自由、歸屬感、控制、獲勝等這些普遍又基本的欲望。每當她溫柔引導案主更深入了解自己,問他們:「你想要什麼?」時,也在提醒我們看見自身的渴望。
 
本書有如身歷其境的書寫方式,讓我們看見一個心理師如何引導人們走出困境,洞察自身。理解會帶來療癒,接受則發生改變。也看她在過程中時而耐心聆聽,時而承認自己的局限和無能為力,打破心理師應該「什麼都知道」的神話,為現代心理治療提出全新的洞見和觀察。

我們想要什麼?:一個心理師與促成改變的十二場談話,看見內在渴望,擺脫失序人生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