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自在談性:我媽媽有大肚子
	【專家量身打造╳符合聯合國全面性教育指導綱要】
	認識身體特徵.建立性別意識.探索內在情感.學習愛與人際
	
	媽媽的肚子變得又大又圓!
	而且,從前她很愛喝咖啡,現在卻不喝了,
	還常常很累、想睡覺,甚至忘記幫我準備上游泳課的東西。
	媽媽變得好奇怪喔!
	
	—製造人類寶寶需要什麼?
	—精子如何與卵子相遇?
	—懷孕九個月,媽媽肚子裡發生什麼事?
	—寶寶如何從媽媽肚子裡生出來?
	—寶寶會跟我們吃一樣的東西嗎?
	孩子最好奇的種種疑問,在這本書裡都可以獲得正確引導!
	
	這系列是專為國小學齡孩子量身打造的性教育書籍,
	舉動物間的行為習性當作例子,輕鬆說明正確性知識,
	逐步引導孩子觀察媽媽懷孕時的改變,
	從外在身體、內在心情,乃至周遭所有人行為上的變化。
	以各種面向讓孩子學習關於寶寶的一切,
	從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樣子,到出生以後的種種。
	內容健康、淺顯易懂,是搭配學校健體課程的最佳讀物,
	尤其適合家中即將迎接二寶的親職照顧者與孩子。
	期望親子之間能一起親密、自在的討論關於性的一切。
	▍系列主題
	- 我爸爸有小雞雞
	- 我可以選擇愛上誰嗎?
	
	▍專文導讀
	諶淑婷|作家、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常務監事
	
	▍性平教育專家、醫師、老師 專業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小劉醫師|外科作家
	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
	王玥好|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執行長
	江珮瑾|孩好書屋店主
	沈慧音|FB社團「新手爸媽~家有寶貝兒」創辦人
	烏烏醫師|禾馨醫療婦產科主治醫師
	翁麗淑|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新北市鷺江國小教師
	陳質采|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
	張盈堃|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張雅淳|新竹市東門國小教師
	黃柏嘉|看見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游美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
	傅思維|高雄成功特殊教育學校特教教師、高師大性別教育博士學位學程學生
	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
	董晨晧|Colorful Wi原住民族多元性別聯合陣線團長
	魏素鄉|新北市政府教育局聘任督學、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
	
	▍本書特色
	.專家量身打造:荷蘭&比利時蜚聲國際的性教育組織專業審訂。
	.符合聯合國性教育綱要:強調生殖健康、性別平等與健全人際的全面性教育,從小學習愛護身體和健康的愛戀關係。
	.幽默文字引導:不說教、不預設立場,讓性不再是難以啟齒的事。
	.循序漸進:從各種文化中寶寶如何生出來的謬誤聊起,繼而說明性行為和受孕,接著再提及懷孕和生產的種種。
	.互動遊戲加深理解:書末附上小遊戲,讓孩子消化理解知識,加深印象。
瑪莉安娜.凡德瓦勒Marianne van der Walle
曾任多年小學老師,但發現畫畫最能讓她感到快樂。如今除了做插畫工作外,也在特殊教育中學擔任實習督學,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喜歡先用水彩創作,再以鉛筆做出質感和陰影,也會藉由數位工具為作品增添細部風采。從自家豐美的花園,到漂亮的肖像或T恤上圖案,任何吸引她目光的,都是她創作的泉源。
魏嘉儀
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學系與研究所畢業,現為自然科普書籍譯者與編輯。相信好奇心是我們最棒的能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