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伯寧罕(John Burningham)
1936年生於英國。倫敦中央藝術學校畢業。在校學習平面設計期間,遇見了他未來的妻子海倫.奧森柏莉,兩人日後都成為家喻戶曉、備受讀者喜愛的繪本作家。
約翰・伯寧罕1963年以《寶兒─穿背心的野鴨》一書躍上繪本舞臺,並獲凱特.格林納威獎的肯定。1970年再度以《和甘伯伯去遊河》奪魁,在當時創下了英國繪本界未曾有過的紀錄。
他一生堅守繪本創作崗位,以不疾不徐的速度逐一推出新作,貼近兒童是他創作的一貫宗旨,在自由、幽默的表現中不忘批判乃是他在中壯期的作品特色。晚年則趨向溫柔,以自由放鬆的筆觸,不斷的在滿足兒童的想像。
2016年《阿里的車》是他邁入八旬時推出的作品。由於結語已經埋下續作的伏筆,所以2019年辭世之前,約翰.伯寧罕已初步構思好「續集」《阿里的飛機》的內容,但因體力不濟,預知無法完成,遂向生命伴侶海倫提出了遺願,希望她能為他完成此書。約翰.伯寧罕留下草圖,和三張自己畫的圖,便搭上書中小狗阿里的飛機,和這美麗的世界告別了。2021年,《阿里的飛機》終於問世,海倫帶著對死去的丈夫及愛犬的思念,不僅溫柔、細膩的畫出了約翰的遺願,也透過愛犬阿里的死亡,道盡了對人世離別的哀傷,並為有尊嚴的死亡做了最好的註腳。
海倫.奧森柏莉(Helen Oxenbury)
1938年生於英國。1957~1959年在倫敦中央藝術學校求學時,遇見了未來的丈夫約翰.伯寧罕。原為劇場工作者,1964年結婚後,因為育兒,開始在家一邊陪伴孩子一邊自寫自畫童書。1969年以《我家寵物是條龍》和《昆格勒.萬格勒的帽子》獲凱特・格林納威獎。1999年又以重新詮釋《愛麗絲夢遊仙境》再次奪魁。
海倫.奧森柏莉創作量雖不及約翰.伯寧罕,但亦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例如與麥可.羅森合作的《我們要去捉狗熊》,就是一本劇場效果強烈、在愉悅中帶來緊張、刺激、幽默的作品。2018年英國圖書信託基金會(Book Trust)首開先例,在同一年頒了兩個終身成就獎給這對夫妻。
2019年面對愛犬阿里、丈夫約翰相繼離世,海倫謹守諾言,一筆一筆為丈夫完成了他的遺作。故事的雛型來自丈夫,但在畫面與畫面之間流動著的,卻是海倫內斂的情感,她跨越了面對失去摯愛的辛苦,將深刻的愛,默默的留在書頁間,使人讀之動容。
比爾・薩拉曼(Bill Salaman)
為約翰.伯寧罕與海倫.奧森柏莉十多年的好友。劍橋大學畢業後,活躍於許多領域,既是音樂家、作曲家、作家,也擔任學校教師、大學講師……等工作。《阿里的飛機》故事的構想來自約翰,但最後由比爾代為完成。
譯者簡介
林真美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畢業。日本國立御茶之水女子大學兒童學碩士。
推動親子共讀及繪本閱讀多年,為「小大讀書會」之發起人,策劃【大手牽小手】、【沒大沒小】等系列(遠流出版),譯介許多經典繪本。也在清華大學及多所社區大學開設過「兒童與兒童文學」、「兒童文化」、「繪本.影像.兒童」……相關課程,近年並與「兒童文化研究社」夥伴,致力於「兒童權利」的推動。
著有《繪本之眼》(親子天下出版)、《有年輪的繪本》(遠流出版)。